凯发k8游戏 > 汉语百科 > 佛家禅语

经典佛家四大哲理故事(锦集9篇)-凯发k8游戏

| 劲哥哥|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经典佛家四大哲理故事,本文共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经典佛家四大哲理故事

从前有个书生:

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却嫁给了他人。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

一息。这时:

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心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

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赤条条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

看一眼:

摇点头:

走了……又路过一人:

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

走了……再路过一人:

过去:

挖个坑:

战战兢兢把尸体埋葬了………疑惑间:

画面切换.

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埋葬的人,那人就是他此刻的丈夫。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

篇2:经典佛家四大哲理故事

从前,学习禅理。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痛快。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题目,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

蜘蛛遇见佛祖很是痛快,连忙答应了。佛祖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四大。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如故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题目,你可有什么更深的明白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禅理小故事。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好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有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题目: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明白,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对于禅理小故事。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仍旧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佛经禅理。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心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倾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祖赐予她的姻缘。学会大经。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其实有禅理的网名。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好。佛家禅理。

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同,佛祖竟然这样对她。

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行将出窍,生命危在旦夕。学习佛教禅理诗。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若是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打定自刎。

就在这时,佛祖来了,他对蛛儿的灵魂说:蜘蛛,佛家四大经典爱情故事。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此刻能把握的幸福!

刚说完,佛祖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情地拥抱在了一起……

篇3:经典佛家四大哲理故事

有个年轻貌美的少女,佛家禅理。出身豪门、多才多艺,她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断了,她仍不想出嫁,因为她始终都在盼望如意郎君的出现。

有一天,她去庙会散心,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瞥见一名年轻男子,心中确知就是她苦苦等待的人,然则,场面杂沓拥堵,她无论如何都无法靠近那人,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心上人消失在人群中。之后,少女四处寻找此人,但这名年轻男子却像是人间蒸发,再也没有出现。落寞的她,唯有每日晨昏礼佛祈祷,希望再见那个男人。她的至诚,感动了佛心,想知道佛家四大经典爱情故事。于是现身遂其所愿。

佛祖问她:「

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是的,哪怕见一眼也行!」「若要你撒手现有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呢?」「我愿撒手」少女为爱执着。

「你必须修炼五百年,才能见他一面,你不会后悔吧?」「我不后悔」斩钉截铁。

于是女孩变成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九十九年的风吹日晒,女孩都不以为苦,难受的却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禅理故事。看不见一点点希望,才让她面临瓦解。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相中了她,把她凿成一块条石,运进城里,原来城里正在建造石桥,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很快地走过石桥,当然,男人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全神贯注地望着他。这男人又一次消失了。

佛音再次出现:「满意了吗?」「不!为什么我是桥的护栏?若是我被铺在桥的正中,就能碰到他、摸他一下了!」「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我愿意!」「很苦,你不后悔?」「不后悔!」这次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观望,但这更难受,佛经禅理。因为无数次希望却换来无数次的希望破灭。若非前五百年的.修炼,女孩早就瓦解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又是一个五百年啊,最后一天,女孩知道他会来的,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动。他终于来了!还是穿戴她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着他。这一次,看看经典。他没有匆匆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他提神到路边有棵大树,休息一下吧,他想。他来到树下,靠着树根,闭上双眼睡着了。女孩摸到他了,禅理句子。而他就紧靠在她的身边!但是,她无法向他倾诉这千年的相思。唯有尽力把树荫聚拢,为他遮挡毒辣的阳光。男人只小睡片刻,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他拍拍长衫上的灰尘,爱情故事。动身前一刻,他回头看了看,又轻轻抚摸一下树干,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当那人逐渐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哦?」「这样仍旧很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哦!」「他此刻的妻子也曾像我这样受苦吗?」女孩若有所思。

佛祖微微点头。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就这一刻,女孩似乎发现佛祖微微地吁了一口气。你知道禅理小故事。

女孩有些诧异:「佛祖也有心事?」「这样就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你一千年了,为了看你一眼,他仍旧修炼两千年了。」佛祖脸上绽放着笑容。

篇4:经典佛家四大哲理故事

从前,有个人娶了四个妻子,第四个妻子深得丈夫喜好,不论坐着站着,丈夫都跟她形影不离。第三个妻子是经过一番辛苦才得到,丈夫常常在她身边花言巧语,但不如对第四个妻子那样宠爱。第二个妻子与丈夫常常见面,互相安慰,宛如朋友。只须在一块就相互满足,一旦诀别,就会互相思念。而第一个妻子,简直像个婢女,家中一切繁重的劳作都由她担任,她身陷各种苦恼,却毫无怨言,在丈夫的心里险些没有位置。禅理故事。

一天,

这个人要出国做长途旅行,他对他四个妻子说:你肯跟我一块儿去吗?

第四个妻子回答:我可不愿意跟你去。

丈夫恨她无情,就把第三个妻子叫来问:你能陪我一块去吗?第三个妻子回答道:连你最心爱的第四个妻子都不愿意陪你去,我为什么要陪你去?

丈夫把第二个妻子叫来说:你能陪我出国一趟吗?,我受过你恩德,可以送你到城外,但若要我陪你出国,佛家。恕我不能答应。

丈夫也憎恨第二个妻子无情无义,对第一个妻子说:我要出国旅行,你能陪我去吗?

第一个妻子回答:我离开父母,委身给你,不论苦乐或生死,都不会离开你的身边。不论你去哪里,走多远,我都一定陪你去。

他平日疼爱的三个妻子都不肯陪他去,他才不得不携带决非意中人的第一个妻子,离开都城而去。

原来,他要去的国外乃是死灭世界。拥有四个妻子的丈夫,我不知道佛教禅理诗。乃是人的认识。

第四个妻子,是人的身体。人类疼爱肉体,不亚于丈夫体贴第四个妻子的情形。但若大限来临,生命终结,灵魂总会背负着现世的罪福,孤单寂寞地离去,而肉体轰然倒地,没有办法陪着。

第三个妻子,无异于人间的财富。不论多么辛苦储存起来的财宝,死时都不能带走一分一毫。

第二个妻子是父母、妻儿、兄弟、亲戚、朋友和仆佣。人活在世上,互相疼爱,对于故事。相互思念,难舍难分。死神当头,也会哭哭啼啼,送到城外的坟墓。用不了多久,就会渐渐淡忘了这件事,重新投身于生活的奔波中。

第一个妻子则是人的心,和我们形影相随,生死不离。它和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但我们也容易忽略了它,反而全神贯注于虚幻的色身。

篇5:佛家哲理故事

佛家哲理故事 干闼婆作乐赞佛缘

舍卫国中有五百位干闼婆(即乐神),琴艺精湛,享誉四方。常受波斯匿王之命,以妙音、歌舞供养佛陀。

在舍卫国的南方,也有一位干闼婆王,名为善爱,亦善于弹琴,高超的琴技于其城中无人能比。善爱恃才傲物,憍慢自大,一日,听闻舍卫国五百干闼婆的声名,心中颇不以为然,于是前往舍卫国欲与此五百干闼婆一较高下。途中,善爱每经一国,只要琴弦轻轻一拨,即流泻出七种不同的优美旋律,闻者皆为之狂喜、痴迷,无法自制,更一路追随善爱来到舍卫国。

善爱告诉守城人:「我今特来拜见贵国国王,希望能与国内的五百位干闼婆切磋琴艺!」守城人禀告波斯匿王后,即请善爱入宫觐见。

「承闻大王身边有五百干闼婆精于琴艺,我今特来与之较量!」善爱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来意。波斯匿王回答:「好吧!我就带你前往相见,你尽可大展身手,彼此较量较量!」说完,即带善爱前往佛所。

此时,佛陀已明白波斯匿王带善爱前来的用意,于是当两人一到精舍,佛陀即变身化作干闼婆王带领七千位乐神,各各手执琉璃琴,侍卫在波斯匿王左右。

波斯匿王对善爱表示:「这些都是为我弹琴作乐的乐神,你尽可与他们一较琴艺。」善爱随即取出身上的琴,手指轻弹,剎时七种琴音同出,悠扬婉转,令闻者为之心醉;接着,佛陀化现的干闼王亦取来琉璃琴,指尖刚拨一弦,旋即现出千万种婉妙清彻的琴声,听者欢心喜悦,不可言喻。善爱更是赞为稀有,心生惭愧,虔心地说道:「恳请大师为我教授琴艺。」佛见善爱已除去心中的憍慢,于是现回本形。善爱见到佛的端严相好及大威神力,深生敬信,长跪合掌,启请跟随佛陀出家修行。佛陀慈愍地说道:「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善爱即现比丘相,由于日夜精勤不懈,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常受干闼婆妙乐供养的殊妙胜事,令诸比丘心生赞叹却又百思不解,于是请示佛陀:「不知世尊宿世植了何种福德,始终有妙乐供养?」佛陀于是为诸弟子宣说法音,尽释所疑。

久远以前,正觉佛带领诸弟子于梵摩国广行教化。一日,正觉佛于树下,结跏趺坐,入火光三昧,天地一时大放光明,光彩熠熠。当时,梵摩国王与群臣出城游赏,遥见正觉佛与诸弟子于树下结跏趺坐,光明赫赫犹如百千日,生大欢喜,于是命诸宫女来到树下,作诸妙乐供养正觉佛及其弟子。随后梵摩国王长跪佛前,虔诚启请佛陀入宫接受供养,佛陀慈悲应允。

梵摩国王满心欢喜,设置百味饮食,持幢幡、宝盖迎请佛陀入宫受供。法会中,正觉佛即为梵摩国王宣说种种法要,梵摩国王蒙法受益,慧根开显,并发无上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正觉佛于是为梵摩国王授记,来世当成就无上佛道,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计数。

佛陀告诉弟子:「梵摩国王即是我的前身,而那些大臣就是在座的比丘。由于当时以诸妙音乐及百味肴供养正觉佛,所以后来无量世中,皆生于人天之中,常受快乐,乃至这一世出家成就佛道,亦受妙乐供养。」众比丘听闻开示后,各各心生敬信,欢喜依教奉行。

佛家哲理故事 贫人夫妇得金色身缘

佛陀时代,舍卫国中有位长者家业富饶,拥有无量财宝。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通身金色。这男婴福德深厚,出生当天家中自然出现一口宽度和深度都有八尺的井,井中不但有水可供饮用,亦能涌出衣服、食物及金银珠宝,只要家中需要的物品,皆能随心所愿,如意取得。长者十分欣喜,即大行布施,并请相师来为儿子占卜吉凶。相师看到男婴的庄严妙相,非常欢喜赞叹,即为取名「金天」。

金天逐渐长大,学识广博通达,多才多艺。长者非常疼爱他,心中盘算:「我的儿子容貌端正,无人能比,应当选择名门之女为妻,而这名女子必须长得庄严殊胜,过于常人,才能与金天匹配。」长者便请人四处探寻名门之女。当时阎波国有一位长者的女儿名为「金光明」,容颜美好,全身金光照人。她出生时,家中也自然涌现八尺井水,井中也能随人所愿现出衣物、饮食及各种珍宝。这名长者同样在为女儿寻找容貌殊妙、性情贤良的丈夫。由于金天和金光明的名声远播,双方都有所听闻。一天,金天的父母前往阎波国金光明的家中提亲,两家家长都心怀欢喜,约定结为亲家。

金天夫妇于婚礼后回到舍卫国,准备了上妙饮食供养佛陀及众僧。佛陀接受供养后,开示微妙佛法,令金天夫妇及其父母心开意解,当下灭除累劫以来的恶业,证得须陀洹果。佛陀返回精舍后,金天夫妇即向父母表达出家的意愿,也获得双亲的认可。金天夫妇来到精舍后顶礼佛陀,表明希望能跟随佛陀出家修行的心意,佛陀对他们说:「善来比丘、比丘尼,须发自落,法衣着身。」两人即现出家相。金天在比丘僧团中学习,金光明向大爱道比丘尼学习,经过精进的修行后,两人都证得阿罗汉果,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及一切功德。

阿难请示佛陀:「金天夫妇过去生修了什么善法,今生能感得金色之身的果报,不但容颜端正,生在富饶之家,还能拥有一口能变现一切衣食财宝的井?」于是佛陀为大众说明金天夫妻过去的因缘:

「在九十一劫以前,毗婆尸佛灭度后,有一群比丘四处游行教化人民。一天,他们来到一个村落,村里的长者、富豪及民众都争先供养比丘衣物、卧具、饮食等物品,不令他们有所缺乏。当时有一对贫困的夫妇,丈夫知道有僧众来到村子时,心想:『父亲在世时,家中财富无量,却没有机会得遇僧众,累积福德;现在虽有此因缘,却已贫困之极,没有能力供养!』丈夫感到悲伤懊恼,不禁悲泣。妻子看见丈夫落泪,问他原因,丈夫说:『你不知道有僧众来到村中吗?大家都争相供养,但是我们穷到连一斗米都没有,虽然有供养的心意,却无法如愿。我们现在如此贫困,又不能种善因,恐怕来世会更加困苦,我因此而难过哭泣。』妻子告诉丈夫:『你可以回以前的家中找看看,是否有钱财遗留下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用来供僧。』于是丈夫回到以前的家中四处寻找,果然找到一枚金钱。于是两人买了一个水瓶,装满洁净的水,并将金钱置于瓶中,妻子也将自己仅有的一面明镜供养出来。众僧接受了他们的供养,有人将水用来洗钵,也有人取水饮用,贫人夫妇非常欢喜,日后命终则往生忉利天界。」

佛陀告诉阿难:「当时的贫人夫妇就是现在的金天比丘与金光明比丘尼。他们前世以一枚金钱、一面明镜及一瓶水供养僧众,所以九十一劫以来生生世世全身金色,光明照人,容貌端正,殊妙无比。因为贫人夫妇以清净的信心及恭敬心来供养僧众,所以今日能远离生死,证得四果罗汉。你们应当广修一切福德,如同当时的贫人,行微少的布施也能获得无量福报。」阿难和在座比丘听闻佛陀开示,都生起布施供养之心,欢喜奉行佛陀教化,勤修福德。

佛家哲理故事 王厨持净戒化众生

佛入灭后百年,有一位国王虔诚信奉天神,经常屠杀上百头的牛羊、猪只、鸡狗来祭祀神祇。国王将这些屠杀的工作,交由宫廷的厨师们处理。厨师当中,有一位信奉佛法的居士,因持守戒律而不愿杀害任何众生,让掌管厨房的官吏非常生气,便禀报国王,要求治他的罪。

于是,国王特地召见这位厨师,告诉他:「违反命令者,一律死罪。」厨师回答:「我是受持五戒的佛弟子,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遵守佛陀教诫,也不愿意伤害任何众生。」厨师禀告国王,如果依照国王的命令而杀害众生,死后将堕入地狱,身受亿万年的苦报,罪业消除才能脱离苦海,而且将招感短命的果报。假使坚定持戒圆满,即使为国王所杀,命终将生于天上,享用福报,并能随心满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果报,相去十万八千里,所以自己宁死也不犯杀生戒。

国王听完厨师的一番告白,考虑了一会儿,后说:「七日之后,我将派出五百头象践踏你的身体,如果你没有死,就证明你的话是真实的。」七天一到,这位厨师展现出像佛一样的威仪身形,五百头力大无穷的象群,同时奔向厨师,意图践踏他的身体。就在这危险万分的时刻,厨师效法佛陀过去降伏五百象的方式,举起自己的五根手指,五指瞬间化为五座高山,每座山之间皆有狮子。象群一看到狮子,惊慌恐怖地伏倒在地,就如同佛制伏五百象一样。

国王亲眼看见这奇迹般的事实之后,终于相信真正有佛的存在,即决意放弃杀生的祭祀。从此以后,人人受持佛陀的戒律,百官大臣也都虔诚信受,而那位坚持净戒不犯的厨师,也出家成为大众尊崇敬重的国师。由此可知,持戒功德能度化众生,功德不可思议。

篇6:佛家四大经典爱情故事

佛家四大经典爱情故事

佛家四大经典爱情故事 王绪梅    发表于07月13日 08:04 阅读(2)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一)前世是谁埋了你 从前有个书生, 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 一息。这时, 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 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 看一眼, 摇摇头, 走了……又路过一人, 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 走了……再路过一人, 过去, 挖个坑, 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 画面切换. 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 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二)蛛儿与芝草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 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祖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有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倾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祖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 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同,佛祖竟然这样对她。 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即将出窍,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祖来了,他对蛛儿的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刚说完,佛祖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情地拥抱在了一起……(三)千年等待 有个年轻貌美的少女,出身豪门、多才多艺,她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断了,她仍不想出嫁,因为她始终都在盼望如意郎君的出现。 有一天,她去庙会散心,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瞥见一名年轻男子,心中确知就是她苦苦等待的人,然而,场面杂沓拥挤,她无论如何都无法靠近那人,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心上人消失在人群中。之后,少女四处寻找此人,但这名年轻男子却像是人间蒸发,再也没有出现。落寞的她,只有每日晨昏礼佛祈祷,希望再见那个男人。她的至诚,感动了佛心,于是现身遂其所愿。 佛祖问她:「 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 「是的,哪怕见一眼也行!」 「若要你放弃现有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呢?」 「我愿放弃」少女为爱执着。 「你必须修炼五百年,才能见他一面,你不会后悔吧?」 「我不后悔」斩钉截铁。 于是女孩变成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九十九年的风吹日晒,女孩都不以为苦,难受的却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看不见一点点希望,才让她面临崩溃。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相中了她,把她凿成一块条石,运进城里,原来城里正在建造石桥,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很快地走过石桥,当然,男人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这男人又一次消失了。 佛音再次出现:「满意了吗?」 「不!为什么我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就能碰到他、摸他一下了!」 「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我愿意!」 「很苦,你不后悔?」 「不后悔!」 这次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希望却换来无数次的希望破灭。若非前五百年的修炼,女孩早就崩溃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又是一个五百年啊,最后一天,女孩知道他会来的,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动。他终于来了!还是穿着她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着他。这一次,他没有匆匆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他注意到路边有棵大树,休息一下吧,他想。他来到树下,靠着树根,闭上双眼睡着了。女孩摸到他了,而他就紧靠在她的身边!但是,她无法向他倾诉这千年的相思。只有尽力把树荫聚拢,为他遮挡毒辣的阳光。男人只小睡片刻,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他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动身前一刻,他回头看了看,又轻轻抚摸一下树干,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当那人逐渐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     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哦?」 「这样已经很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哦!」 「他现在的妻子也曾像我这样受苦吗?」女孩若有所思。 佛祖微微点头。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这一刻,女孩似乎发现佛祖微微地吁了一口气。 女孩有些诧异:「佛祖也有心事?」   「这样就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你一千年了,为了看你一眼,他已经修炼两千年了。」佛祖脸上绽放着笑容。  

篇7:佛家经典故事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真金色光明无量。然而佛在世时,有五百释迦族子弟,因过去罪障业缘,眼中所见佛身皆是一片灰黑,此五百释子见此景象,皆伏地痛哭,为不能得见如来金色身而悲恸万分。世尊劝慰众释子,并为其开示得此业报的因缘。

过去毗婆尸佛入涅盘后,有一长者名为日月德,生有五百儿子,个个聪明多智,世间一切学问无不通达。日月德信敬三宝,常为儿子说佛法义,然而儿子们却始终不信佛法。不久,这五百子同时身患重病,命不久长,父亲来到孩子面前,垂泪说道:

「孩子们,你们过去因邪见而不明因果、不信佛法,今日受到无常之苦,有如刀割其身,又有什么可以依靠?现在你们就至心称念毗婆尸佛的名号吧。」众子听了父亲苦口婆心的劝告,便同声称念南无佛。

五百子命终之后,由于称念佛名之功德,往生四天王天,待天上寿尽,又因过去邪见还堕地狱。在狱中受极苦时,忆起父亲曾教他们称念佛号之因缘,于是至心恭念佛名,得出地狱,生于人道,贫穷下贱;后来值遇尸弃佛出世,只能听闻佛名,不得见佛。之后生生世世虽能值遇迦叶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也都只能听闻佛名,无法见佛。

五百子因闻过去六佛名故,今世得与同生释种,却不能见佛庄严身相。佛陀告诉五百释子:「我身端严如阎浮金,你们所见形象却是灰黑瘦弱的婆罗门,这都是过去不舍邪见的缘故。你们现在可称过去佛名、父亲名字,亦称我名及弥勒佛。」五百释子遵从佛陀教诲,称念佛名而后五体投地作礼,至诚恳切地向大德僧众发露忏悔往昔邪见之罪,忏悔后,即见佛身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无量光明。亲见佛身金色端严相好的五百释子,感动不已,当下即得须陀洹果,并求佛出家,证阿罗汉,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佛陀告诉比丘们:「我灭度后,若称我名,及诸佛名号,所获福德无量无边。」

佛家经典故事 修善积福得升天

过去,忉利天王帝释与大梵天王亲近友好。一日,大梵天王至忉利天宫,发现帝释忧愁不乐,于是问其原因。帝释说:「您想想看,天人若天福享尽就必须降生人间,若不懂得修善积福,不但无法升天,反而会堕入三途恶道受苦,我看到很多天人只有向下沉沦,愈来愈少人积善修福,怎不令我担忧愁闷呢?」

大梵天王告诉帝释说:「不如我们两人至人间度化众生,您变化成一头凶猛的狮子,而我化身为婆罗门,共同宣扬佛法,教导人们存好心、做善事,修善积福死后升天的观念。」于是两人化身至人间,来到一个小国家。化作狮子的帝释在城门口大声吶喊:「我要吃人。」人们看到这种景象,都感到害怕、恐怖,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化作婆罗门的大梵天王即告诉大众:「不如先将监狱中已判处死刑的三十位囚犯交给狮子,这样一来狮子就会离开。」于是百姓接受了婆罗门的建议。

狮子得到这三十人后,即驱赶他们到深山中。随后,帝释又化作一人,前来告诉这三十位囚犯:「如果你们能够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广修十善,令身口意三业清净,狮子就不会吃掉你们。」这些人听了以后,即虔诚地跟随他受五戒、修十善。由此,狮子不但不吃他们,而且还放他们回家,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不再持守五戒、修十善、积福德的话,我还会再去吃掉你们。」

这些囚犯死里逃生回到祖国后,大众看见他们平安归来都感到十分惊讶,连忙询问原因。这些人回答:「我们在深山中遇到一位善知识,教导大家要皈依佛法、受持五戒、广修十善。因为这样的因缘,狮子不但没有吃了我们,还放我们平安回来。」过没多久,这头狮子又再度来到城中,每个人都非常惊慌害怕,纷纷跟随之前已受戒的人受持五戒、修十善法,才免除被狮子吃掉的危险。此后,大梵天王化身的婆罗门与帝释所化身的狮子周遍八万多个国家,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让人民均能因生前持守五戒、修善法的福德,死后得以生天、享大福报。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当时化身为狮子的忉利天帝释,就是我的前身,而化作婆罗门的大梵天王,则是迦叶尊者的前身。因为当时他帮助我度化众生的因缘,让我能广行菩萨道、利益有情直到成佛,所以现在我分席与迦叶尊者并坐,也是回报当时他帮忙我、成就我度化众生的恩情。」

篇8:佛家经典故事

「真是奇妙啊!佛陀在世,恩泽如雨,普润众生,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阿难在林间坐禅时,思惟着这个问题。

「憍陈如等五比丘又是具足了什么福德因缘,能在佛初成道时,入佛法门;法鼓初振,便能率先得闻;甘露初降,便能独蒙其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想着想着,阿难决定前往请示世尊。

世尊一听到阿难的问题,即为他开示过去的因缘……

过去久远劫前,有一位慈力王,他领导这个世界八万四千个小国,拥有一万名大臣及二万名夫人。他慈心广大,愍怀一切众生,从来没有生起一丝丝的厌烦心,并且常以十善教化百姓,国家一片安乐,令四方各小国国王十分钦慕。

有一次,国内出现许多夜叉,常食啖人血,以此资身活命;但因人民皆收摄身心、敦修十善,所以有诸多护法善神在旁守护,使夜叉无法靠近。久而久之,夜叉没有饮食来源,个个骨瘦如柴、饥饿无力,不知如何是好。五名夜叉来到慈力王面前,说道:「大王啊!我们这些鬼卒,都是仰赖人血才得以活命,但因大王您教导人民修习十善,使我们失去饮血的来源,现在实在又饿又渴,已经快活不下去了,请您大发慈悲,救救我们吧!」

慈力王一听,心生悲愍,即以利刃划破自己身体五处,布施自身的鲜血,夜叉们赶紧拿容器盛接鲜血,高兴地饱足一顿。喝饱之后,他们非常感恩慈力王的恩德,慈力王即说:「如果你们感到饱足,现在就要开始修习十善,现在我以色身之血来解救你们的饥渴,未来当我成佛之时,一定要以法身的戒定慧血,除去你们贪瞋痴三毒的饥渴,以资养你们的法身慧命,并且使你们安住在菩提涅盘中,得到究竟安隐之处!」

佛陀告诉阿难:「当时的慈力王就是我,五夜叉是憍陈如等五比丘。我生生世世皆发誓愿要先度化他们,所以初成道时说法,他们一听就能契悟。」阿难及在场比丘听到这段因缘后,不仅对世尊更生敬仰,亦欢喜奉行佛陀所说的教法。

篇9:佛家哲理名句

1、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3、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4、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8、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1、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2、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3、你永远都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4、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6、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7、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8、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9、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0、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1、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2、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3、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24、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25、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9、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30、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31、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32、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3、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4、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35、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36、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7、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8、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39、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40、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41、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43、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44、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45、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46、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47、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48、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49、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50、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哲理故事大全080

哲理故事大全081

哲理故事大全082

哲理故事大全083

哲理故事大全084

哲理故事大全085

哲理故事大全086

哲理故事大全087

哲理故事大全088

热门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