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中学生优秀作文素材哲理故事,本文共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把沉香烧成炭卖
从前有一个作官人家的儿子,到海里去采取沉香,经过了好几年,方才得到一车沉香运回家来,於是他拿到市场上去出卖。因为价格太高,过了好多天没有销售出去。这样,他心里很急,而且非常苦恼。那时他看到市场上有很多人挑著炭卖,总是一挑到就有人买,於是他心里想!『如果把沉香娆成了炭,不是很快的就可以卖出去了吗?』他就立刻把沉香烧成了炭,果然一到市上就卖脱了,可是一车的沉香,还得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这故事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心,如若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娆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
深邃的思想者
一切都起于偶然。参加派对的时候,我常常提醒自己:要轻松一点、随便一点。可越是这样想,心里的顾虑就越多。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已不是一般的思想者了。
我开始独自沉思———我告诫自己:“放轻松!”———可我清楚地知道,我无法轻松下来。思考对于我来说越来越重要,直到最后,一天到晚、每时每刻我都在思考。
上班的时候我也在思考。虽然我知道,思考与我的工作没有丝毫的联系,可我无法停滞下来。
吃午餐的时候,我有意避开朋友,去读梭罗、卡夫卡。回到办公室,我常常头晕目眩、精神恍惚。我问我的同事:“我们到底在这里做什么?”
在家里,情况也不如人意。有一天晚上,我关上电视,神情严肃地问妻子:“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妻子二话没说,扭头摔门而去,回娘家住去了。
很快,我便得了一个绰号:深邃的思想者。有一天,老板把我叫了过去。他对我说:“斯凯,我一直非常欣赏你。说出这话让我很痛心,可我不得不告诉你:你的思考已经成了大问题。如果你在工作期间不能停止思考,那你必须另谋高就。”老板的话又让我开始思考……
从老板的办公室出来,我提前回了家。我要向老婆坦白:“亲爱的,我一直在思考……”
“我知道你一直在思考。”妻子根本不拿正眼看我,“我决定要离婚!”
“可是,亲爱的,情况并没有这么严重。”
“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她的嘴唇在颤抖,“你像一个大学教授,一直在思考,可你这样是赚不到钱的。所以,如果你继续这样思考下去,我们就会变成穷光蛋!”
“可你的这个三段论逻辑是错误的。”我不耐烦地对妻子说。她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我真的受不了了!我一跺脚,大声对她吼道:“我去图书馆。”然后,我义无反顾地走出了家门。
我开车朝图书馆疾驰,心里充满了悲哀和绝望,感觉就像当年走在大街上抱着马头痛哭的尼采。车子呼啸着停在图书馆门前,我不顾一切地冲上台阶,朝那巨大的玻璃门跑去……可门是锁着的,图书馆已经关门了。
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那一夜,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在眷顾着我。我瘫倒在图书馆前,十指绝望地抓着那冰冷无情的玻璃门,哭泣着祈求查拉图斯特拉给我思想的力量。就在这时,我注意到门侧张贴着一张海报。海报上有一个醒目的大问号:“朋友,深邃的思考正在毁掉你的生活吗?”或许你也曾见过这样的海报,这是“思想者康复班”的广告。
于是,我参加了这个体验学习班,一节课也没有落过。每次上课我们都要观看一部没有思想性的影片。看完电影,我们还要交流自上次学习后各人避免思考的经验。这一次,我们看的是《阿呆与阿瓜》。
于是,我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工作保住了,家里的情况也改善了许多,生活好像比原来更加舒适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我停止思考之后。
做禅事用禅心
有位女施主家境很富裕,无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还是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
她在人前也自视甚高,但回到家中却郁郁寡欢,因为心中孤寂,连个说知心话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具有赢得别人喜爱的魅力。
无德禅师告诉她:“你能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意,做些禅事,用些禅心,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不解地问:“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话,就是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听了,说:“这我能做到。”之后,又问:“请问禅音怎么听呢?不是用耳朵吗?”
无德禅师回答:“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化一切声音为微妙的声音,把辱骂的声音转为慈悲的声音,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声音。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听完,思考了一会儿,又问:“那请问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爽快地说:“这我能做到啊!我也是这么做的。”接下来她又问最后一个问题:“大师,禅心是怎么用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心就是包容一切的心。你能做到吗?”
女施主听了之后,低下头。从此,她一改从前的骄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年轻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体恤关怀,不久就被夸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自己也感觉生活得很愉快幸福。
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和漂亮的外表,只是一个人的外在东西,如果心胸狭窄,总是炫耀自己,排斥别人,即使拥有这一切,身边的人还是会逐渐离去。要想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就要拥有一颗慈悲的心,一颗包容一切的心。
过了保鲜期
春天里,我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垄地,撒了些青菜菜籽,空闲时想起它,便浇浇水。过了个把月,我发现小青菜长得非常缓慢,问种了多年菜的邻居,他说,主要是因为你以前没有辛勤施肥、浇水,现在再施肥、浇水也难以改变多少,长不大了。菜过了气候了。
朋友家的孩子,上初中了,长得高大,也极聪明,可成绩欠佳。生活和学习习惯也不好,每天看电视、上网,既无理想,也对学习了无兴趣。对父母的同事、朋友,他一不如意就大吼大叫,让人心里很不舒服。他的母亲很瘦小,有一天她发着烧自己搬桌子,喊他来帮忙。他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像没听到一样,母亲只好把桌子顺着地板一点点地拖,对儿子没有丝毫的责备之意。孩子的父母说,小时候,父母只觉得他可爱、好玩,现在大了,有时行为看着不妥,想管时却发现不知从哪着手了,孩子的性格也基本定性,想改变是极其困难了。
花也好,树也罢,如果错过了时候,错过了季节,再施肥、浇水关注它,也往往是难以挽回了。植物尚且如此,何况有思想、有行为能力的人呢?教育也有保鲜期。过了保鲜期,那些问题孩子,就如长不大的蔬菜、养不旺的花一样,教育起来困难重重。孩子的教育耽误不得,千万不能滞后啊!
累与不累
一名老司机,开了大半辈子的卡车,几乎跑遍了全国各个角落。一天,他要指导一名新来的年轻司机。老人起初让这名年轻人自个儿开车。年轻人驾驶着18轮大卡车,在马路上跑了3个小时,最后筋疲力尽,请求老司机替换自己。
这名老司机接手后驾驶七八个小时,仍然精神十足地边握方向盘边哼着歌。年轻人很纳闷,问老人为什么开车这么长时间,却一点儿也不累。
老司机反问他:“你早上离家时,都做了些什么?”年轻人回答:“我向妻子告别,跟她说我去工作了。”老司机说:“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我的问题?”
老司机笑着说:“是呀。我早上离家时也跟妻子道别,不过我不是告诉她我去工作,我说白天要开车到处兜兜风。”
看来,累还是不累,关键还是个心态问题。
苹果是譬喻
一个妒妇来到弘光法师的面前,向大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妒妇说:“很多年来,我一直怀疑丈夫有外遇。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却没有找到丈夫外遇的证据。因此,每天都忐忑不安。”
大师问:“你为什么会怀疑自己的丈夫呢?”
妒妇说:“当初和丈夫结为连理的时候,丈夫还是个穷光蛋,我是因为看中了丈夫的人品和能力才嫁给了他。可是今天的丈夫功成名就,事业上如日中天,为人豪爽大方,自然会成为众多女性的追求对象。而我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魅力大减了。”
“女人找对象就像买股票,”妒妇说,“你买到了垃圾股,心里非常沮丧;然而一旦买到了绩优股,心里更是忐忑不安。看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可靠的东西。”
弘光法师沉思了一下,从桌子上拿起一个苹果。在展示给这个女人
兄弟修道
兄弟二人皆立志远游修道,无奈父母年迈,弟妹年幼,老大家里还有病妻弱子,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某日,一高僧路过,兄弟二人要拜其为师,并将家中难处诉说一遍。高僧双手合十,微闭双目,喃喃自语:“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得?你二人悟性皆不够,十年后我会再来。”然后,飘然而去。
哥哥顿悟,手持经书决绝而去。弟弟望望父母,看看病嫂幼妹,终不能舍弃。
十年后,哥哥归来,口诵佛经,念念有词,仙风道骨,略见一斑。再看弟弟,弯腰弓背,面容苍老,神情呆滞,反应缓慢。
高僧如期而至,问二人收获。
哥哥说:十年内游遍高山大川,走遍寺庙道观,背诵真经千卷,感悟万万千千。
弟弟说:十年内送走老父老母,病嫂身体康复,幼妹成家立业。但因劳累无暇诵读经书,恐与大师无缘。
高僧微微一笑,决定收弟弟为徒。
哥哥不解,追问缘由。
高僧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大川;心中有善,胜读真经千卷;父母尚且不爱,谈何普度众生?舍本逐末,终致与佛无缘。”
哥哥默然。
杀子以求子
有一妇人,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她还想再得一个,就去请问别的妇女们说∶『谁有方法使我再生儿子呢?』当时有一个老婆子对她说∶『我有方法使你再生儿子,但须祭神。』妇人问她用其麽东西来祭祀天神。那个老婆子说∶『杀你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你就可以再得到儿子了。』这个妇人,真的很相信老婆子的话,就想去杀死她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幸而旁边有人阻止著,并责骂她说∶『你真太愚笨了。你希望再得儿子,现在还没有得到,将来能不能得到,还不能肯定,而现在的儿子倒被你杀死了。你要想得到二个,会不
会连一个也没有了呢?』
这故事比喻∶有很多人盲目地听信愚痴的外道和害人的邪说,为求未来福,自投火坑,没有理由地和亳无利益地修种种邪法,苦身自害,以求不可希冀的生天和福报,这是与佛教原理相距很远的。
谁怕谁
朝鲜内战期间,一位将军率领军队毫无阻挡地前进,攻城占地,所向披靡,路经之处,一切全都摧毁。有一座城市的居民知道这位将军的残酷名声,所以听说他就要到来的消息后,全都逃到附近的山上躲避。
军队进城后,发现所有的房子都空无一人。经过仔细搜查,他们找到了一位留下来的禅宗僧侣。将军命令士兵将僧侣带到他面前,但是僧侣拒绝跟他们走。
将军狂怒,亲自到僧侣那里去。
“你显然是不知道我是谁!”他咆哮道,“我可以用我的剑刺穿你的胸膛,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这位禅宗大师转过身,镇定地回答:
“你显然也是不知道我是谁。我能够让我的胸膛被剑刺穿,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将军听了这番话之后,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离开了。
牛之死
牛耕田回来,躺在栏里,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狗跑过来看它。
“唉,老朋友,我实在太累了。”牛诉着苦,“明儿个我真想歇一天。”
狗告别牛后,在墙角遇到了猫。狗说:“伙计,我刚才去
倒过来,就是这么简单
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去开发澳洲。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了运输工作。起初,英国政府实行的办法是以上船的人数支付船主的费用,至于到了澳洲上岸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活着就与船主无关了。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尽可能地多装人,又把生活标准降到最低限度。一旦船只离了岸,船主按人数拿到了政府的钱,对于这些人能否活着远涉重洋到达澳洲就不管不问了。事情过去三年之后,英国政府发现了这个问题,三年间从英国到澳洲运送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到12%,其中死亡最严重的一艘船上424个犯人死了158个,死亡率高达37%。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每一艘船上都派一名政府官员监督,再派一名医生负责犯人的医疗卫生,并对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规定,还把船主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培训。但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位英国议员提出假如倒过来,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呢?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个措施一实行,船主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地让每一个上船的人都健康地到达澳洲。
过去看来令人头痛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英国摄影师巴尔特,特别擅长拍团体照,他与别的摄影师一样,在准备拍照前都是喊“一、二、三”,所不同的是:别的摄影师要求大家先做好准备,拍出来的效果却不能让人满意,因为上百人之中,难免有人忍不住眨了眼睛;而巴尔特在未拍照前却要求大家先闭上眼睛,待喊过“1、2、3”后再睁开眼睛,结果拍出来的照片个个目光炯炯。
这个逆向思维的创新简单又奇妙。但在生活中许多人想不到,原因就是受惯性思维的束缚,因而窒息了创造力。
解决难题的办法,有时候就像瓶底的水,当你喝不到够不着的时候,只要倒过来就能喝上了。
训子
小山鹰刚开始试飞,飞得跌跌撞撞,东倒西歪,活像喝醉了酒的汉子。山鹰妈妈满意地连声鼓励:“孩子,飞得好!飞得很好!再飞一遍给妈妈看看!”
小山鹰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可以盘旋长空、俯冲大地了。而此时,妈妈却老是不满意:“孩子,你上次飞的姿势不够好,这次飞的速度不够快,所以必须加练十遍。”
一直关注小山鹰训练的山羊大叔,对山鹰妈妈的态度十分不理解。他责备她道:“当初孩子飞得很不像样时,你一个劲地夸奖称赞,而今孩子已飞得很棒了,你却一个劲地责备和批评。你的葫芦里究竟装的什么药?”
山鹰妈妈平静地说:“孩子还小时,如果不鼓励,他就可能会丧失信心;孩子长大后,如果不从严要求,他就可能会骄傲自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