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拉封丹寓言故事,本文共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拉封丹寓言故事
为了夺取一头母牛和地盘,两头公牛发生了争斗。一只青蛙见此光景唉声叹气。它的同胞不解地问:这和你有什么关系?用得着如此愁眉不展?
这只青蛙答道:唉!你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争斗的结果不外乎败者被撵走。流亡的`公牛将被迫离开牧草茂盛的田野,而在荒野上却一口草也吃不到。它肯定会来到我们这长满芦苇的沼泽地,把我们踏在脚掌下,踩在水里边。为母牛而发生的争斗,最终导致我们大伙都变成肉泥。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果然,没过多久,被打败的公牛来到沼泽地栖身,蛙群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短短一个小时就有20只青蛙惨遭不幸。
这实在是可悲,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大人物的愚蠢举动,直接导致了无辜老百姓的灾难。
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
两头公牛为了赢得一头小母牛的垂青,他们争斗了起来。有一只公认最聪明的青蛙见了这情景连连叹气眉头紧锁。
他的同伴十分关切地问道:“为什么闷闷不乐,他们打架跟我们没有关系的,你何苦自寻烦恼呢?不要这样了,开心点亲爱的朋友。”
这只青蛙回答他的朋友:“伙计,你难道看不到吗?这场打斗的结局绝对是其中一个被赶走,而获胜的那头公牛不就正是要逼迫另一头牛放弃这片鲜花盛开的田野吗?落败的公牛失去了他习惯的牧场后,一定会来到我们居住的沼泽地强占芦苇,践踏我们的沼泽地直至水区。一会儿这个来,一会那个来,他们为争抢强伴侣而打斗,我们却要因他们的打斗而受苦。朋友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懂了吗?”
青蛙的话全说对了,失败的.一头公牛被逼进了沼泽地,青蛙经历沉重的伤害:无数只的青蛙冤死在牛蹄子底下!
寓言启示:弱者的生命在看似与自己无关的强者的争斗中得到伤害,这正是所谓“城门失火,央及池鱼”,懂得这一点,就要早点逃跑了。
为了夺取一头母牛和一块地盘,两头公牛激烈地打了起来。一只青蛙见到后唉声叹气。它的同胞不解地问它:“这不关你的事,你叹什么气啊?”
这只青蛙答道:“唉!你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呢?争斗的`结果不外乎失败者被撵走。失败的公牛被迫离开牧草茂盛的田野,而在荒野上一口草也吃不到。它一定会来到我们这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将我们踏在脚掌下,踩在水里面。为母牛而发生的争斗,最终导致我们大家都变成肉泥!”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果然,没过多久,被打败的公牛就来到了沼泽地栖身,而青蛙则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在很短一段时间里就有20多只青蛙惨遭不幸。
有两个爱旅行的人发生了争吵。其中有一人是近视眼,不借助眼镜什么也看不清楚,一切都成了庞然大物。
请听两人说些什么。
“欧洲也和非洲一样,有许多奇奇怪怪的生物。”这位好夸大其辞的人说,“我看到过一棵白菜,比一所房子还大。”
“我呀,”另一位说,“我看见过一口锅,像一座教堂那么大。”第一位听后发出了嘲笑,第二人叫道:“人家造出这口大锅是为了熬您的白菜呢!”
这个说白菜的人爱说笑话,而说锅的人机灵干练。当玩笑开到荒唐至极时,用正常道理纠正其错误就显得没有必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最恰到好处的办法,根本犯不着当真。
有个老太婆,她养了两个使唤丫头,这两个仆人纱纺得特别好,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
老太婆把心思都用在了如何给女仆分配活计上,当她把女仆打发出来干活时,纺车便开始运转,纺缍也被拉得紧紧的,两个女仆只能不停地紧张干活,根本不可能偷懒。
每天曙光初现,一只该死的公鸡就拉长了脖子高歌起来,一听到公鸡啼叫,这可恶的老太婆立即套上那条满是污垢、令人作呕的裙子,端上油灯赶到女仆的床前。这两个可怜的女仆因劳累睡得正香,被恶婆吵醒后,一个睡眼惺忪,另一个伸着懒腰,两人很不情愿起床,嘴里骂道:“可恶的瘟鸡!真该死!”后来,她俩找了个机会真把公鸡逮住给杀掉了。从此,这烦人的“闹钟”再也不响了。
可是杀了这只鸡并没有改变她们的处境,恰恰相反,当两个女仆刚刚躺下,老太婆怕误了钟点,比以前更早地起来催人上工,吵得通宵不得安宁。
在很多时候,当我们以为摆脱了某种恶劣境况时,实际上却事与愿违,陷得更深。两个女仆所遇到的情况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恶婆取代了公鸡,女仆命运更惨,真可谓前门拒狼,后门进虎。
[知识拓展]
关于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
鼠→→谁去解铃
一群老鼠召集会议,决定想出一个好法子让大家在大敌猫儿到来之前可以有个戒备。在许多计策中,发觉其中最好的提议是找一个铃系在猫的颈子上,如此这般,在猫到来的时候,老鼠们一听到铃声,可以迅速逃离躲到自己的洞里去,但是当进一步讨论要派谁去把铃系在猫头上的时候,却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一只老鼠敢去做这件事情
寓意→→空言对事情无助益
牛→→公牛的无奈
一公牛被老鼠咬了一口,伤口很痛,就要去捉。但老鼠马上躲到洞里,於是公牛用 的角去挖墙,挖得累了便睡在洞旁。老鼠从洞中向外看了一会儿,偷偷地爬到牛的腹部,再咬了一口又迅速退回到洞里。公牛痛得爬起来,又急又气地却不知道如何是好。老鼠喃喃地说:“大的不见得就会得到胜利,有时候弱小的,低贱的,反倒是最有能力去恶作剧的”?
寓意→→不要以貌取人
虎→→受了骗的老虎
有一次森林之王狮子患了很重的.病,狡滑的狐狸趁机巴结,便日夜细心照顾。一天,狮子对狐狸说:“我现在很想吃虎肉,而且听说吃了虎的心很快就会恢复健康。”于是谄媚的狐狸立刻到森林找到老虎,告诉老虎说,狮子就要死了,想选出一个继承王位的。狮王考虑後觉得只有老虎合适,因此就请他跟狐狸到狮王那里走一趟。老虎没有疑狐狸,就和狐狸到了狮子洞穴,于是就被等待已久的狮子给。。。。。。可怜的虎就这样失去了他的性命。当狮子津津有味地吃著虎肉,突然不小心把虎的心掉在地上。狐狸看见了,悄悄地把它捡起来吃了。狮子吃完虎肉之後四处寻找虎心,可怎么都找不到,就问狐狸。狐狸说:“陛下,那虎大概知道自己会受骗,所以没有把心带来,况且,像他那麽笨的家伙,又那儿来的心呢 ?”
寓意→→ 应随时察言观色以免招损
兔→→龟兔赛跑
有一天,一只兔子嘲笑乌龟的脚短且走路又慢,于是乌龟笑著说道:“虽然你走路很快,但假使我和你赛跑一次,我一定会赢你的!”兔子以为乌龟在说笑,便答应他的提议。并请狐狸选择跑道,指定终点。到了比赛那天,他们一同出发。乌龟虽然跑得慢却坚定不移,一步一步地向目标前进。兔子相信自己能跑得很快,一点也不将赛跑的事放在心上,於是便在中途的一棵树下睡著了。等到醒来以後,再尽力向前跑去时,乌龟却早已到达终点,获得了胜利,正舒舒服服地在那儿休息呢 !
寓意→→骄矜者终必失败
龙→→龙困浅滩遭虾戏
一受伤的龙困在浅滩上,刚开始群虾被这庞然大物吓得躲起来,但后来经测试后,?以为龙不过如此而已,于是虾群开始戏弄龙。一只老乌龟看不过去,警告虾群将来会有报应,果然三天后龙体康复了,飞上天之前,回头一吐火,一群虾变成了--糊椒烤虾。
寓意→→不要趁人之危否则将遭报应
蛇→→父亲和蛇
一条蛇住在茅屋门口,把住在茅屋中的婴孩狠狠的咬了一口,那婴孩因此受伤而死。婴儿的父母很伤心,父亲决定要杀死这条蛇替他的孩子报仇。翌日,他在那蛇出洞觅食的时候,举起斧头,朝蛇头砍下去。。。但因为砍得太快,没有砍下蛇的头,只砍掉了尾巴。从此之後,他们怕蛇会再来报仇,于是每天提心吊胆的度日子,蛇在洞口对外头斥责地说:“我和你不可能再和平共存了,因为我一看见你,便会想起我失去的尾巴!”而父亲也不甘示弱地说:“我一遇见你,就会记起我死去的儿子!”?
寓意→→冤冤相报何时了
马→→人马牛狗
马、牛、狗因为严寒交迫,非常痛苦,便请求人给他们庇荫和保护。人亲切地接待 他们,生起火来,让他们温暖,也毫不吝蔷地给马饱吃燕麦,又给牛喂足稻草,同时拿出他自己桌上的肉给狗饱餐一顿。他们感激得很,就决定尽各自的力量,来报答人的厚恩。因此,他们三个各自将自己特异的本质赠送给人。马选择最早的初年并将自己的特性送给人们。所以每个人在青年时代总是乐观上劲,积极进取;牛选定第二个时期,因此入在中年时代,都是埋头工作,勤俭积聚自己的资财;而狗的特性就奉献给人最後的一段时光了,於是老年人较重情义,守家顾家。?
寓意 →→ 人生是变化多彩的
羊→→ 狼和羊
一只狼被猎狗咬伤,伤势很重,只能躺在洞里。因为缺少食物,他就恳求一只路过的羊,请他从附近的山溪里取一些水来让狼解渴。病狼说:“你若能好心地替我取些水来,我就可以自己去寻找一些食物了。”羊说:“是的,要是我供给你水喝,无疑的,我将成为你要的那些食物了!”?
寓意 →→ 花言巧语是容易被看破的
猴 →→ 天神和猴子
天神丘彼得通知森林里的野兽, 将要颁奖给哪个有最漂亮子女的野兽。猴子也跟着其他的野兽来了。以宽容的母爱,带著一只扁鼻无毛,相貌丑陋的小猴子,做为这个奖项的候选者。当猴子献出儿子时,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但她却毅然地说,我不知道丘彼得是否会将奖品给我,但有一点我是明白的--在母亲的眼里,这小猴子才是一切野兽中最亲爱、最漂亮、最美丽的子女!?
寓意 →→ 在母亲的眼 孩子永远是最美丽的
鸡→→ 贼和公鸡
有个贼进入一座屋子里去,他找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只看见有一只公鸡,于是他们就偷了公鸡很快逃跑。回到了家里,正打算去杀那只公鸡,却未料公鸡苦苦哀求说:“请饶了我吧! 我是很有用处的,我可以在清晨啼叫,催醒人们去工作。”但是贼人们却回答说:“因为当你叫醒人们时,正好破坏了我们的偷窃行动,这正是我们必须杀你的理由呀!!! “
寓意→→维护道德者自然为恶人所痛恨
狗→→狗和野兔
一猎狗从兔窝中追出一只野兔来。追了好久,便停下来不追了,一个牧童看见猎狗停住,便嘲笑的说:“你们两个反而是小的跑得较快。”猎狗回答说:“你可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不同的!我只是为了一顿饱餐而跑,但他却为了性命在跑呢!!!”
寓意→→ 需要的目标不同,努力的程度也不一样
猪→→野猪和狐狸
一野猪站在树底下,在树皮上磨利自己的撩牙。一只狐狸走过,问:“ 现在还没有猎人或猎狗到来的危险,为什么要这样磨利你的牙齿呢?”野猪回答说:“我已经仔细想过才这样做的,如果当我需要用到我的兵器时才临时去磨利,那就来不及了!”
寓意 →→平时多烧香以免临时抱佛脚
拉封丹寓言故事
老人和驴子
一位老人牵着驴,看到路旁有块地长满了繁茂的花草,就松开驴子的嚼头,灰驴一路飞跑朝嫩草地奔去。它在那儿打滚、蹭痒,欢蹦乱跳,边喊边吃,把草地弄得一踏糊涂,有些地方简直没剩下一根草。这时,敌人将至。
“咱们快跑吧!”老人急忙说。
“为什么要跑呢?”正在草地上打滚的驴子问道,“敌人会给我架两副鞍子,让我驮两倍的货物吗?”
“不,这倒不会的。”老人说完,拔腿便逃之夭夭了。
“我归谁所有,对我不都一样吗?”驴子自言自语说,“你尽管逃跑好了,让我待在这里啃嫩草吧。反正对我来说,敌人和主人都是一个概念。”
恶婆和女仆
有个老太婆,她养了两个使唤丫头,这两个仆人纱纺得特别好,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
老太婆把心思都用在了如何给女仆分配活计上,当她把女仆打发出来干活时,纺车便开始运转,纺缍也被拉得紧紧的,两个女仆只能不停地紧张干活,根本不可能偷懒。
每天曙光初现,一只该死的公鸡就拉长了脖子高歌起来,一听到公鸡啼叫,这可恶的老太婆立即套上那条满是污垢、令人作呕的裙子,端上油灯赶到女仆的床前。这两个可怜的女仆因劳累睡得正香,被恶婆吵醒后,一个睡眼惺忪,另一个伸着懒腰,两人很不情愿起床,嘴里骂道:“可恶的瘟鸡!真该死!”后来,她俩找了个机会真把公鸡逮住给杀掉了。从此,这烦人的“闹钟”再也不响了。
可是杀了这只鸡并没有改变她们的处境,恰恰相反,当两个女仆刚刚躺下,老太婆怕误了钟点,比以前更早地起来催人上工,吵得通宵不得安宁。
在很多时候,当我们以为摆脱了某种恶劣境况时,实际上却事与愿违,陷得更深。两个女仆所遇到的情况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恶婆取代了公鸡,女仆命运更惨,真可谓前门拒狼,后门进虎。
命运和孩子
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躺在一口深井的井沿边上睡着了。小学生困了的时候,什么地方都能当床,在什么地方都能熟睡。但现在看到他睡在井沿边上,有常识的人见了都吓得手足无措。庆幸的是命运女神这时恰巧路过此地,她轻声叫醒学生,然后说:“乖孩子,我救了你,你今后可要注意些啊。你要是掉到井里,人们将会责怪我,但这却是你自己不小心。今天我想请你回答,假如粗心大意造成麻烦你会怪罪于我吗?”说完话她悄然离去了。
听了这话,我很赞同命运女神讲的观点。目前世界上发生任何大小事情都归罪于她,人们因愚蠢、糊涂,办事不如意,都用命运不好的理由替自己解脱,让命运承担后果,总之,完全责怪命运女神,而从不去想自己的失误。
人和蛇
有一个人看见一条蛇后,说道:“真是时候,坏东西,我要为这个世界除害了!”
蛇好像胸有成竹,一动不动,任人摆布。蛇敲抓起装进了口袋里。为了证实蛇确实罪有应得,这个人说道: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到了该死的日子,对你的仁慈就是犯罪,你的毒牙甭想再伤害我们。”
蛇和颜悦色地回答说:
“若是说到惩罚世界上所有的忘恩负义者,那就没人能得到宽恕。瞧瞧您自己吧,反正我的命掌握在您手中,要杀要剐由您!您的利益、乐趣就是所谓的正义吧。把您的法律拿来下判决吧!死到临头我要坦率地说上一句:‘忘恩负义的代表是人而不是蛇!’”
一席话驳得这人张口结舌,他退后一步说:“你说的是一派胡言,我随时可置你于死地,但现在就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吧!”
“悉听尊便。”蛇说。
一头母牛正巧路过,这人赶紧招呼她。母牛过来后,这人把情况简单地作了介绍。母牛说道:“区区小事也有必要问我吗?蛇说得对,为什么要遮遮掩掩不肯承认呢?这些年来,我总是养活着主人,没有我的关照,他怎么能活得下去?我们为了他把乳汁和孩子作了无私的奉献,恢复了他那因光阴流逝而逐渐衰老的身体。我的辛劳换得了他的需要和快乐。现在我老了,他就把我拴在一块没有草料的角落里挨饿,我要能吃到草该多好啊!假如蛇是我的主人,它会如此没良心吗?再见了,我没什么可说的了。”
此人听了这席话,十分惊讶地对蛇讲:
“能相信她说的这一套吗?这个说话疯疯癫癫的家伙根本就没有头脑。我们最好还是听听公牛是如何说的吧!”
“可以,让我们听听它怎么说。”蛇回答道。
公牛一步三摇地走过来,听了介绍后思忖着说,为了人类生存,长年来它承受着十分繁重的劳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长年累月的耕作,给人们的原野带来了五谷丰登的好收成,而换来的却是无情的鞭挞,从没有对它的劳作有半点感激之情。以后,它年老体弱,人们用它的血祭祀诸神时,还把这看成是对它的敬重优待。
这人说:“快打住,这个讨厌的家伙夸大其辞,就像个演说家,与其讲公道,还不如说是告刁状,不要理它!”
这会儿,树也被请来作裁判,可没想到,反而把事搅得更糟。
人们为了遮阳避雨,把树当成了很好的藏身处所。为了造福人类,树美化了田野和公园,结出的累累果实献给了人类;在一年四季里,树给了人们春天的花朵,秋天的硕果,夏天的绿荫和冬日的炭火。然而人们修剪枝条时对它动之以刀斧,甚至有一个农民为了蝇头小利便把树给砍了,这就是树得到的报答,树本来是可以活得很长的。
听到这里,这人感觉不对头,知道自己理亏,忙解嘲地说:“我真是太傻,居然有功夫听你们瞎磨牙。”说完把口袋里的蛇往墙上一掼,蛇被摔死了。
当官的总是这样办事,他们害怕真理,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生下来为自己服务是天经地义的。若有人为自己辩解,肯定是十足的傻瓜。但应该如何处理呢?
最好是远远地到另一个地方去申诉,或者干脆默不作声。
动物们
羚羊、老鼠、乌鸦和乌龟,它们生活在一起,团结亲密,是一个小集体。它们选择了一个极为隐蔽不为外人所知的地方,作为自己的栖息地。但这怎么可能呢?人们最终将发现它们的隐居地。因为不论在沙漠、高空还是湖海深处,总摆脱不了人类的种种追捕和搜寻。
羚羊头脑简单,当它独自游玩时遇到了一只打猎的猎狗,羚羊开始逃命,狗追寻着它的踪迹。
到了吃饭的时候,还不见羚羊回家,老鼠对另二位说:“怎么回事,今天只有我们三位在一起用餐,难道羚羊已经忘掉了我们弟兄仨?”
听了这话乌龟马上伸长脖颈喊了起来:“唉呀,要是我像乌鸦一样有着翅膀,我就立刻动身,看看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了事情,或者是谁把我们这位步履轻快的伙伴留住了。它没在,我们心里时刻记挂着它。”
于里乌鸦放下餐具展翅高飞,它从空中远远地看到这只莽撞的羚羊掉进了陷阱,正在使劲地挣扎。乌鸦马上回来向老鼠和乌龟报了警,由于两位只顾问羚羊什么时候、什么原因遇了难,乌龟又像一位迂腐的老学究作出种种判断。结果大伙空话连篇,耗去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三位朋友最后一致作出决定:时间紧急不能再耽搁,马上前往羚羊出事的地点。
“这乌龟君嘛,”乌鸦说,“因为它走得实在太慢,还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到,也许要在羚羊死后吧!干脆它在家守着得了。”这话说完,它们二位马上出发救那只可怜的羚羊,它们亲爱而忠实的伙伴。乌龟十分想像其它二位一样迅速前往出事的地方,只可惜自己的脚短,还背着个沉重的包袱。
当老鼠咬断了陷阱里的网结,大家的高兴劲就甭提了。就在这时候,猎人赶到了,他厉声喝问:“谁把我的猎物放跑了?”老鼠闻声马上躲进了洞里,乌鸦则飞到了树上,羚羊也早早地消失在树林丛中。猎人因为找不到失踪的线索,气得简直快发疯了。循着小路走,他发现了乌龟,气也就消了一半。他自言自语地说:“我没有白跑一趟,这乌龟就权当晚餐了。”
猎人把乌龟放进一个袋子里,要不是乌鸦及时通报羚羊,乌龟就成了“替罪羊”了。只见羚羊故意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假装瘸腿出现在猎人的面前,引诱猎人去跟踪它。猎人将沉甸甸的口袋扔到路旁追羚羊去了。这时候,老鼠趁机把扎紧口袋的绳结咬断,如此这般,老鼠又救下了猎人打算作晚餐的乌龟。
拉封丹寓言故事通过动物世界寓指人类社会,大胆抨击了法国社会贵族阶层的凶残和暴虐,无情讽刺了社会上残留的种种恶习,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敢于斗争、热爱劳动、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
猫与麻雀
一只猫和一只小小的麻雀出生在同一天里,从幼年起它俩就是街坊。鸟笼和猫舍都同处一间房里,鸟时常把猫惹得发火,一个用嘴啄,另一个就用爪子 挠。但猫一般对鸟朋友总谦让几分,往往稍稍惩罚一下就收手。它十分注意,尽量不亮出自己的利爪。而麻雀却很不懂事,常常用嘴去回敬猫。猫是位聪慧小心的先 生,原谅了这些恶作剧,朋友之间,它想从来不应该为开玩笑而动真格的呀。由于它俩从小在一起长大,长期以来相安无事,那种打闹也未曾演变成真正的格斗。
附近有只麻雀过来串门子,来看望活泼的麻雀比爱洛和稳重的猫哈东。它们在一起嬉戏玩耍后,两只麻雀却吵起了架。猫当然偏袒比爱洛,它说:“这个 陌生的家伙居然欺负到我们的头上来了,它嘲弄我的朋友,和比爱洛吵得不可开交。我以猫的荣誉要狠狠地惩罚它!”于是它就投入了战斗,把串门的麻雀给吃掉 了。
“真的,”猫咂巴着嘴品味说,“这麻雀的味道还真不赖!”
说着话又把与它朝夕相处的老朋友比爱洛也一口吃了。
三个有着高尚道德的人十分渴望得到解脱,追求永远的幸福。三个人在同一思想的指导下,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既然殊途同归,条条道路通罗马,因此这三位暗自较劲,各走各的路。
第一位圣人亲眼见到财产诉讼过程中人们焦虑的心情和案子的久拖不决,对此深有感触,自愿担任法官审理案子,并不计任何报酬。人世间,他乐善好 施,从不聚敛钱财。自从制定了法律以后,人们由于自己的罪恶,把人生一半的时间花费在打官司上,他可能是四分之三的时间,甚至是一辈子。这位法官还以为自 己能够彻底根除人类这种疯狂而令人厌恶的欲望呢。
第二位圣人选择了医院。笔者十分佩服他,与其他德行比,我更赞成这种选择,因为减轻病人痛苦是积德行善之举。有些病人给这位可怜的看护找麻烦。病人心情抑郁,烦躁不安,个个抱怨不止:“他特别照顾张三、李四,因为这些人是他的朋友,却他把我们搁在一旁不闻不问!”
这些抱怨比起那位法官所处的困境来说,简直不算什么。因为没有一个诉讼人感到满意,当事者双方都不服从判决。他们觉得法官的判决从来都不公正。类似的说法使法官心灰意懒。无奈,他跑到医院去找看护。
因为两人整日听到的都是抱怨和责难,他们内心感到十分痛苦。于是只得辞职,结伴来到寂静空幽的林子里倾诉心中的烦恼。陡峭的岩石下,泉水清澈见底,在这密不透风的好地方,他俩遇见了第三位圣人,于是向他求教。
这位朋友说:“自己要认真总结经验,谁能比你们自己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上帝告诫每一位,首先你需学会认识自己。你俩是不是已经在生活过的世界 里认识了解了自己?看来只有找到一个宁静的地方认真思索才能找到答案。到别处去找寻幸福将是糊涂之至。试想,你们把水弄浑,还能看清自己的面目吗?来,你 俩把这水搅浑吧!”
“和我们前面提到的清澈的泉水相比,搅浑的浊水就像是片厚厚的云。”
第三位圣人接着说:“我的兄弟,只有让水静下来,你们才能看清楚自己。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我劝你俩还是留在这远离尘世的僻静之地吧!”
这两位圣人相信了隐居者的话,接受了上述有益的劝告,和第三位圣人一起过起了隐居者的生活。
以上的例子并不是说,从事一项职业,不尝试艰辛就能获得成功。既然人世间有诉讼、生老病死,就少不了医生和律师。感谢上帝,我们现在还不缺乏这 方面的帮助。但名誉和利益的确存在,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被名利搅得不知所措。啊,亲王和大臣、法官,你们都在为公共事业操心,无数件意外事故把你们弄得 头脑发晕,厄运使你们沮丧,好运又让你们沉沦。因此,你们不能正确把握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其他人。即使在某个时候,你们要考虑这个问题,就会有某个 奉承者来打断你们的思路。
用忠告作为本书的结束语。但愿它能留芳百世,造福于人。今天笔者将书献给国王,推荐给智者们,算作是该书最好的结束。
一个爱吹牛的猎人,他刚巧丢失了一只名贵的狗,他怀疑可能是狮子把它给吃进了肚子。当他看到一个牧人时就问他说:“你能否告诉我,那只偷吃我的狗的狮子住在哪儿?我非要出了这口恶气不可!”
牧人回答说:“就在这座山的附近,我每个月都要缴上一只绵羊作献礼,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在田野中穿行,而且还能保证得到安宁和休息。”
正当他俩说着话的时候,狮子从洞穴里出来了。它轻松地抖着鬃毛一溜小跑过来,爱吹牛的猎人见状立刻撒腿便跑,边跑边喊道:“啊!朱庇特,赶紧告诉我一个藏身之地吧!快让我逃出这鬼地方吧!”
对勇敢的真正考验,就是处在危险境况时,有人会大谈自己正在寻找危险,但只要感觉到危险的存在,马上不吭一声,并且溜之大吉。
我十分憎恶那些庸俗的思想,因为它既轻率,又毫无根据,而且还俗不可耐。有的人观察事物常常与事物发展规律不相符,他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观意志作为衡量标准。
德莫克里特这位希腊哲学家对此深有体会,因为他家乡的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有多少知识。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因为在他的家乡没有人能成为圣经《福音》中所说的先知,其实这些人才疯了呢,德莫克里特倒是个学富五车的人。
在他的家乡希腊北部的阿布德人却越来越错误地认为,德莫克里特的确疯了,他们派专人送信给希波克拉特,非请他来恢复这“病人”的神智。他们声泪 俱下,痛心疾首地说:“我们的同胞丧失了理智,读书使德莫克里特成了一位书呆子,假如他恶化成白痴,我们就没法再看重他指望他。他说:‘宇宙是无穷的。’ 照这么说,这宇宙还充满了其他无数个德莫克里特呢。持有这些幻想他仍不知足,甚至又加上他的所谓原子。原子学说反映了他头脑的虚无,因为他说的都是些无法 见到的虚幻的幽灵一般;而且他还呆在原地不动去测量苍穹。他能熟悉宇宙,却不能认识自己。前些时候他尚能调解争执,可如今则已变得自言自语像个疯子。赶紧 来吧,妙手回春的希波克拉特,他的疯病已达到了高潮。”
希波克拉特对这些阿布德人从来就不太相信,但他还是动身前往了。喏,我请你瞧瞧在生活中,命运是如何安排这一次会见的。当希波克拉特到来之时, 德莫克里特这个被公认丧失了理智和判断能力的人,正在人和牲畜的身上探索着产生思维推理的究竟是心脏还是大脑。他独坐在浓荫下的小溪边,正冥思苦想,一些 书籍散放在腿旁,他如同平时那样精力集中,专心致志,以致没有发觉他朋友的光临。朋友间见面免了过多的客套寒暄,人们可以想象到,有学问的非常珍惜时间, 免去了繁文缛节。他俩一见面,就人和智慧等方面交换了意见,根本没有涉及琐碎的生活小事。最后又谈到了道德、品行、操守。在此当然没有必要一一赘述两人之 间的热烈交谈。
上述的故事足以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人们一般的意见不足为信。笔者曾在一处看到过这样的话,说是群众的呼声就是上帝的意愿,我不知道究竟是谁说对了。
一只猫和一只小小的麻雀出生在同一天里,从幼年起它俩就是街坊。鸟笼和猫舍都同处一间房里,鸟时常把猫惹得发火,一个用嘴啄,另一个就用爪子 挠。但猫一般对鸟朋友总谦让几分,往往稍稍惩罚一下就收手。它十分注意,尽量不亮出自己的利爪。而麻雀却很不懂事,常常用嘴去回敬猫。猫是位聪慧小心的先 生,原谅了这些恶作剧,朋友之间,它想从来不应该为开玩笑而动真格的呀。由于它俩从小在一起长大,长期以来相安无事,那种打闹也未曾演变成真正的格斗。
附近有只麻雀过来串门子,来看望活泼的麻雀比爱洛和稳重的猫哈东。它们在一起嬉戏玩耍后,两只麻雀却吵起了架。猫当然偏袒比爱洛,它说:“这个 陌生的家伙居然欺负到我们的头上来了,它嘲弄我的朋友,和比爱洛吵得不可开交。我以猫的荣誉要狠狠地惩罚它!”于是它就投入了战斗,把串门的麻雀给吃掉 了。
“真的,”猫咂巴着嘴品味说,“这麻雀的味道还真不赖!”
说着话又把与它朝夕相处的老朋友比爱洛也一口吃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