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风湿寒性关节如何用药呢,欢迎大家分享。
风湿寒性关节的发生其实有很多原因,但是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一个原因引起,都是,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的,所以最主要的还是应该了解最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下面要介绍的就是关于风湿寒性关节的一些症状,以及有效治疗方法,因为只有注重这些常识的了解才可以降低造成的危害。
.临床症状 以膝关节、腰椎关节疼痛为主症,常表现多关节疼痛。可伴短暂晨僵。疼痛关节无红肿。每年关节痛持续2~4个月者,占60.57%;病程2~者占88.4%。常于冬季或秋冬季节,天气寒冷或室内寒冷潮湿,室内外温差大情况下发病。
用药治疗
1.一般治疗 一旦患病,疼痛关节局部保温、理疗、针灸、按摩等治疗有助于迅速恢复,若仍无效而症状较重者,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温经散寒止痛中成药治疗。
2.辨证论治
主症:风胜者疼痛而酸,且痛无定处,四肢游走,上下左右无所留止,常伴恶风发热,汗出,脉缓;寒胜者疼痛如掣状如虎咬,痛处固定,局部发凉,得温则痛减,遇冷尤甚;湿胜者疼痛重着,痛有定处,下肢为甚,肿胀明显,肌肤麻木不仁,肢体困重,头重如裹,胸闷纳差。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
通过上面的内容分析了解之后,现在你应该知道,风湿寒性关节的症状以及如何正确治疗用药了吧!不管是谁对这些部位的一个保健问题都应该更加的注重,因为越是忽视越容易受到这些,关节疾病的影响和伤害。给我们造成更多不利的影响。
可能有很多中老年人甚至是年轻的朋友们都出现过风湿寒性关节痛的情况,发病的时候疼痛难忍,而且随着天气的阴冷关节疼痛的毛病还会加重。导致风湿寒性关节痛的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说都是因为关节受寒没有做好保暖所致。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风湿寒性关节痛的具体原因都有哪些。
⑴久居寒湿之地或高寒野外作业、野外宿营、野餐 等;
⑵劳累过度、汗出受风、抵抗能力下降;
⑶受寒饮酒,使皮肤血管扩张,易受风湿寒邪;
⑷室内外温差过大,突然外出,不能适应气温的变化而感受风湿寒邪;
⑸汗后游泳、腠理未密或水中作业,感受寒湿之邪;
⑹妇女产后,月经期间,劳动保护不全,防寒设备简陋等,感受风湿寒邪,引起关节疼痛;
⑺夏天较潮湿的地板,睡时吹电风扇、空调。
中医认为,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病因病理有两方面:
⑴体弱邪侵:由于素体虚弱,腠理疏松,营卫不固,外邪乘虚而入,留于经络、关节、肌肉,致气血闭阻,流通不畅而发本病。如《济生方・痹》篇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均说明痹证是由体虚而感受外邪所致。
⑵外感风寒湿邪:凡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错,或居处潮湿,涉水冒雨而患病者,此外邪直入肌肉关节筋脉而为痹证。《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及《儒门事亲・痹论》云:“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 或凝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过度,触冒风雨,寝处浸湿,痹从外入。”
上面的内容非常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导致风湿寒性关节痛的原因都有哪些方面,希望能够给更多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同时在此建议大家,一旦自己出现了关节疼痛不适的症状,应当及时去当地的正规医院做详细全面的检查,并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痛风病因: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痛风的定义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叫痛风。
痛风的起因是血尿酸过多(hyperuricemia),按高尿酸血症形成的原因,可将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尿酸生成和代谢情况,又可进一步分为生成过多型和排泄减少型。
尿酸生成过多型:属于高排泄型。主要是因为核酸代谢增强所致,即各种原因引起嘌呤碱基合成过多或降解过快,嘌呤代谢产物过多,导致血尿酸增多。
排泄减少型:体内游离尿酸约2/3由肾脏排泄,1/3由消化道随着肠液被动排出,在结肠中尿酸被细菌降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低排泄型患者体内核酸代谢并不增强,主要为肾脏排泄功能减退,尿酸排泄过缓而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其实无论死尿酸排泄减少还是生成过多,如果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注意饮食习惯,控制好嘌呤的摄取量的话,痛风是很难找上我们的,因此,注意不要酗酒,不要经常吃动物内脏等食物,都是对于痛风很好是预防方法。
痛风的饮食原则:
1、低嘌呤:如果长期食用含有嘌呤的食物,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痛风的出现,比如啤酒,它含有大量的嘌呤,可使血中的尿酸浓度升高。故应禁酒,痛风患者应长期控制嘌呤的摄入,不吃或少吃含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家禽、海鲜、花生、豆类、菠菜、芦笋、蘑菇、麦片、面包等。
2、低热量:痛风的患病因素主要是患者经常使用热量高的食物,身体也比较肥胖,所以患者一定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这样可防止组织分解及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蛋白质供给应尽量选用,牛奶或鸡蛋,少用肉类、鱼类和禽类。
3、多饮水:碱化尿液是痛风患者必要的方法,平时要多喝水,再者,除多饮水促进尿酸排除外,可服用小苏打将尿液维持在,弱碱性ph值在6.2-6.8以上,平时亦可摄取牛奶、马铃薯、柑橘等碱化尿液。
痛风人的生活护理:
1、饮食调节:控制高嘌呤食物,不吃或少吃。多饮水,避免暴饮暴食。节制烟酒。不喝咖啡。
2、积极减肥,减轻体重。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4、注意保暖和避寒,鞋袜宽松,心情舒畅。
5、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
6、定期复查血尿酸,定时足量服药。
骶骨关节致密性骨炎出现,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一般会出现腰骶骨或者下腰部位疼痛,以及在大腿后侧出现放射痛,这种疼痛感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情,所以大家就需要了解一下,骶骨关节致密性骨炎的症状表现,提醒自己重视治疗,降低它产生的不利影响。
症状体征
主要表现为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偶尔在臀下部及大腿后侧出现向臀部的放射痛,但不属于向下肢放射的根性痛。患者体型丰满,且腰骶角较大,骶棘肌多处于紧张状态,骨盆分离试验及“4”字试验阳性。患者血细胞沉降率正常,且无细菌性炎症表现。
用药治疗
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症状轻者,可适当卧床休息,下床后宜用弹性围腰保护;症状严重者可服用止痛剂,并用支架保护,待疼痛减轻后鼓励患者做腹肌锻炼,并继续用弹性腰围保护。对有顽固性疼痛者,可考虑行骶髂关节融合手术。
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就是骶骨关节致密性骨炎的症状特征,以及在生活当中科学治疗的方法,希望通过这些常识的认识和了解,大家可以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尤其是在日常饮食上,也应该注意做好饮食的搭配,这样才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功效。
内风性的论文
【关键词】内风 肝风内动
内风,又称肝风、肝风内动、风气内动[1],是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风自内生。《黄帝内经》中虽有中风、脏腑之风,但均为外来风邪所致,而未提及内风理论。首载“内风”之论者为《备急千金要方?风眩第四》载徐嗣伯论曰:“夫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故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大人曰癫,小儿则为痫,其实是一。”至金元时期,内风学说开始日渐兴盛。及至现代,随着各种检测仪器的日益先进,对疾病认识的日益深入,内风理论从产生的机理到临床应用都得到了更多的拓展,并日臻完善。
1 内风与肝
风邪有外风与内风之分。外风是自然界流动之气发生变化而生成的风邪,为外感六淫之一,也是六淫中最重要的病邪;内风主要是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风自内生,亦即机体内部的气机运行失常。风为木气,肝在五行中属木,同气相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肝为风木之脏,且“风气通于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内风的产生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对此,历代医家亦有共识,如《类证治裁》云:“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柳宝诒医论医案》云:“木性化风,风木不和,则上越而为肝风之病。”《缪松心医案》云:“肝气郁勃化风……肝阳亢逆,化风内动。”《评选静香楼医案》云:“肝不柔而风动。”因此,内风的产生多责之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的气血阴阳失调、肝木失其条达冲和之性,动而为风。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易升易动,与风性相类,周学海《医学随笔》认为“肝者,贯阴阳……握升降之机也”。故“内风”又称为“肝风内动”。
2 内风产生的机理
内风来源于肝,其产生的机理有两方面。一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类病理表现[1],其产生当责之于肝之物质功能失常所致的阴阳变动。因阴阳为六气之本,六气为阴阳之化,阴进阳退则寒生,阳进阴退则热长,阴阳往复之间则风气乃成。阴阳协调,和风以生;阴阳出入之机不相顺接,阴阳不和,阳气升降乖戾,和风也一转而为贼风,乘机妄动于内。正如清代医家邹润安《本经序疏要》云:“故夫人身之阳,在上则欲其与阴化而下归;在下则欲其化阴而上出。设使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斯阳亢无以升降,于是为出柙之虎,失系之猿,而穷而无归,咆哮狡狯,百变不已。”故“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风也”。另一方面,肝属木、主风,任何导致木气不行的因素都可引起肝风。从五行系统来看,肝木条达是赖于这个系统相对稳定来实现的,故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常亦是肝风产生的原因。陈氏等[2]认为,木本克土,土虚木盛谓之“乘”,脾土虚,水谷精微则不足而无以养肝体,肝体失养,则贼风易作;肾水养肝木,肾水不足,则阴亏,肝肾同源则肝阴亦不足,筋脉失养,肝阴不制肝阳,导致肝阳上亢,久则引动肝风;心属火,主神明,心火下温肾水,肾水上济心火,全赖肝木疏泄,疏泄正常,则神明自若,心肾既济,反之木火失调,火病犯木谓之“子病犯母”,也容易出现动风症状;肺属金,金不制木,而木反乘谓之“侮”,肺金不足则肝木亢盛,疏泄太过,过则因风而动。
总之,从物质功能关系上来说,肝风的有无取决于肝脏本身的气血阴阳物质,及其功能正常与否;从五行关系来看,又依靠于五行系统的整个协调平衡与否,即土培木,金制木,水涵木,火温木,“亢则害,承乃制”。肝脏本身的气血阴阳失调、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常,都可以影响到肝的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疏泄不畅,肝木不和,气机郁滞,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化而为风,攻冲于内,诸病源起。
3 内风的致病特点
无论外风或内风,都具有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具有向上向外、升发开泄的特性。②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云:“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本是气之剧烈运动,故其致病症状,常有病位游移、行走无定处的特点;“数变”,为变化多端,风邪为病,多变幻迅速无常。③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可见,风邪为病,易兼挟他邪致病。④风性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主动。”“动”,是指风有使物体及人体身形动摇的特点。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指明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病理表现与风邪为病同类,亦与肝相关;且“风者,善行而数变”。风病的共性特点是“变”,即其证候表现变化多端;“动”,即其证候表现异常动态,且可发生于内外任何部位。这说明“肝风内动”的证候表现除“掉眩”和“强直”以外,还具有“变”和“动”的特点[3]。然内风之风性为阴阳动荡而乘虚内窃之贼,其动摇之势虽甚,终不如时风之有力而能外彻体窍、引动筋脉,只能乘虚内扰、攻冲于胸腹脏器之间。因此,少见诸暴强直等外征,而以自觉之内症为主要表现[4]。且其风源于肝,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以及肝经循行络属涉及多脏的特点决定了肝病易上扰下迫,横乘流窜,从而干犯它脏,正如前人所云“肝为万病之贼”,“肝病贼五脏”,故其内动风象,每以它脏受害之状显露。明确了内风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对临床辨证、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4 现代研究对内风理论的拓展
现代医家借鉴西医对疾病的认识与研究方法,对内风理论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有了更深一步的拓展。既往认为内风主要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所形成的,而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常所致内风的生成,使得内风产生的机理更加全面而具体,同时,此项理论的提出也使临床疾病的诊治更多地涉及到内风的.产生与危害。更多的临床资料也表明,许多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当以风病治之,伍以风药时,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此外,既往对内风多以“风主动”这一特性为研究重点,而现今许多医家已经开始注意到某些临床疾病的变化多端、不可预知性与“风主变”这一特性相符――风之为病,发无定时,证无定处,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容易传变。因此,对这类疾病属风证的研究既发展了内风理论,同时又对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戴氏[5]认为,冠心病与内风、外风有关,因其具有胸闷、胸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时疼痛或在心前区,或放射至左肩部、后背部等,且心电图st-t亦呈现易变性,这些都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的基本特征。赵氏[6]认为,快速型心律失常起病急剧,常呈阵发性,如持续发作可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甚则心搏骤停,此亦与内风密切相关。孙氏等[7]根据支气管哮喘常反复发作,经久难愈,且有发作时气道痉挛的内在表现,进一步从肝风立论,采用平肝熄风、解痉平喘为主对本病进行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贺氏等[8]在“内风暗旋、肝风内动”是造成肿瘤转移的病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祛(熄)风法为恶性肿瘤和肿瘤转移中医治疗的基本大法,祛(熄)风药当为肿瘤辨证治疗用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内风之证已不局限于简单的动摇、眩晕、抽搐、震颤之类,其产生机理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机体阳气亢逆变动。内风学说在发展,有关内风的疾病范畴也随着内风学说的发展而扩展,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内风产生的机理与内风的特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54-455,633-635.
[2] 陈孝银,沈英森,姜 杰,等.从五行论治肝风[j].四川中医,,19(3):12-13.
[3] 刘 杨.郭子光对几种“肝风内动”治验[j].中医杂志,,45(10):739-740.
[4] 刘英锋,姚荷生.以厥阴主风理论指导乌梅丸的推广应用[j].中医杂志,,39(1):15-16.
[5] 戴国华.冠心病风病说[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3):13-15.
[6] 赵永华.从内风论治快速型心律失常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2,(10):20-21.
[7] 孙继铭,薄 庆,申兆义.从内风论治支气管哮喘90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5):73.
[8] 贺用和,韩 静.论风与肿瘤转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2(2):124-126.
一.避免食“发物”:所谓“发物”,就是指动风生疾、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诱发旧病,加重新病。常见的发物有肉类,如猪头肉、蛋类、牛、羊、狗肉,鹅肉;有水产类,如鱼、虾、蟹等;有蔬菜类,如韭菜、竹笋、菠菜、蘑菇等;有水果类,如芒果、杨梅、荔枝;有调味品类,如葱、姜、蒜、椒之类;
二.避免食品添加剂:应注意避免饼干、汽水、冷饮、糖果、糕点、面包、啤酒之类的食品所含有的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等成分。有条件的话,可到医院去做过敏源试验,明确自己究竟是对哪些食物过敏或不宜吃。
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进食要尽可能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及偏食,尤其要忌暴饮暴食、一次性进食过多蛋白质,同时饮酒或进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会明显降低胃肠道消化功能,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变质成蛋白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到体内,从而增加过敏发生的机会。
四.荨麻疹患者平时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与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及局部水肿,对减轻荨麻疹症状有好处。
五.不要搔抓:一般荨麻疹发作的时候瘙痒难耐,许多人特别是儿童不自觉的就会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会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患部皮肤抓痒时,反而让患部皮肤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病毒),反而会更恶化。
六.不要用热毛巾热敷或洗热水澡:虽然热可以使患部皮肤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对皮肤的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七.尽量避开过敏原:首先要注意寻找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要避免食用海鲜及其他高蛋白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⒈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和机械性刺激。
⒉动物及植物因素,昆虫叮咬,毒毛刺入(如毛虫,甲虫及飞蛾的毛鳞刺入皮肤)以及接触荨麻,羊毛等。
⒊接触过敏原,吸入物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如甲醛,丙烯醛,除虫菊,化妆品等)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
⒋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⒌遗传因素,某些型荨麻疹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冷性荨麻疹,遗传性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等。
⒍内脏和全身性疾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甲亢,高脂血症,内分泌改变(月经,妊娠,绝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慢性疾病如胆囊炎,肾炎,糖尿病等。
⒎食物,鱼,虾,蛋类,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另外腐败性食品分解为多肽类,碱性多肽是组胺释放物,蛋白食品在未彻底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荨麻疹,这在儿童较多见,也可能是儿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与成人不同所致,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荨麻疹。
⒏药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可形成抗原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呋喃唑酮等,另一类为组胺释放剂,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哌替啶,多黏菌素,维生素b,奎宁,肼苯达嗪等。
⒐感染各种感染因素均可引起荨麻疹,最常见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血吸虫,丝虫,阿米巴和疟原虫等;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齿槽脓肿,鼻窦炎,脓疱疮,败血症等。
一、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不清楚荨麻疹严重性的患者应该感觉得到,荨麻疹会引发其他的疾病,一般后期治疗是很费劲复杂的。慢性荨麻疹发病一般伴有消化道症状,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胃肠道功能紊乱,伴发溃疡性结肠炎等,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乱。因此可以诱发内脏等病如自身免疫性甲亢,甚至还会导致细胞恶变。荨麻疹孕妇患者还可以导致免疫性不育及流产。
二、危害人的生命
如果得了慢性的荨麻疹,如发生在呼吸道的喉头和支气管处,它会导致反复发作的喉头水肿,出现咽喉堵塞感,甚至气促、胸闷、呼吸困难,伴有心慌、烦躁、恶心等,严重者呼吸困难至窒息,危及生命安全。
三、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荨麻疹若发病未及时治愈,可迁延长达数月甚至若干年,晨起或临睡前瘙痒加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因此慢性荨麻疹必须彻底除疗,而不是像某些医生说的那样不需要治疗,任其发展,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
四、影响工作和休息
轻度荨麻疹者虽然没有太严重危害,但荨麻疹会有较剧烈的瘙痒,影响学习、工作和休息。
窗外屋檐在滴水,在演奏着大自然的鸣奏曲。滴滴答答,那是春天的声音。这一首新曲,是谁谱就?
每一个少女,都是一本唤不醒的日记。因为春暖花开,因为有些事情,她们喜欢少女闭上眼睛。
满脸的睡意,也是芳龄十八岁,无法抗拒。
还是起床吧。先打开你的眼睛,她的眼睛,万物已为我备好,少女的眼睛才缓缓打开。
趁着明媚春光,和园中的花朵都打声招呼。告诉她们不能贪睡,要早些开放。
推开碧纱窗,让那古琴的琴声再优雅一点,飘得再远一点?
此篇以少女的形象、口吻写春愁春感,写其春晓护眠,娇慵倦怠,又暗生自怜的情态与心理。
春晨,窗外屋檐滴水的声音将她唤醒。一“惊”分明写出了女主人公些微娇嗔恼怒之意,分明睡得香甜,不料漏声扰人清梦,合是十分该死。本就恋梦,这一醒来方知春暖花开,正是春眠天气,遂倦意袭来,无法抗拒。且看这句“格外娇慵只自怜”,“娇慵”谓柔弱倦怠的样子,李贺《美人梳头歌》中就有“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的句子,想必本词的女主人公也同这位女子一样,满脸睡意,辗转反侧,别有一番风韵。而“格外”一词,更是把这位慵懒的女子渲染得楚楚动人,似有千般柔情。是也,春天是生命生长,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也是春愁暗滋,风情难抑的时候,少女们面对着春日美景而暗自生怜,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现在,这位女子醒了。那么醒后干什么去呢?“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趁着明媚的阳光,和园中的花朵打招呼,催促它们早点绽放。的确,“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美好的,亦是短暂的。遂要这个晨起的小女子,去催促百花你争我赶竞相开放,免得错过了这春意盎然的季节而后悔不迭。然后推开碧纱窗,好让自己优雅的琴声飘得更远一些。词写此处,这位少女的春感,已转悠远、朦胧,同时又挟有一分淡淡而莫名的愁思,可谓言尽意不尽,含蓄蕴藉而后留白深广了。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清代:纳兰性德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 用药安全知识总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