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缅怀袁隆平爷爷作文1000字,本文共12篇,希望能帮助大家!
袁公千古,稻香绵长。
――题记
我和您似乎有一面之缘,在书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但是,上天却无情地把您给带走了。
中午,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一时间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传播开来,我望着央视新闻文章的标题,心头一震,只见上面写着“巨星陨落!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我点进的页面那行字是那么醒目,也是那么的悲伤:“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
您是那么的伟大,解决了中国人民的饱食问题;您又那么的平凡,没有逃过死神的魔爪;您是那么的严肃,一丝不苟的做科学研究;您又是那么的慈祥,微笑着抚摸“杂交水稻”;您是那么的熟悉,我们中华儿女无人不晓;您又那么陌生,我们无法再次相见……
稻香绵长,您说您见过人民吃不饱饭,于是,您用尽毕生的心血研究“杂交水稻”,养活了整个中国,但是科研的背后,是千百个不眠的夜晚,是数以万计科研工作者的兢兢业业。您说您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多么伟大的梦想啊,您用自己的精髓和智慧,在中华大地上撒下了希望的稻种,收获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水稻。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这是您在获得“共和国勋章”后的发言,我们看到了您的行动,您的努力,您的成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您为亿万中华儿女谋幸福,造小康。我们的饭碗渐渐丰满起来,那一粒粒饱满洁白的大米,呈现在了千家万户的饭桌上,稻香绵长,飘向四面八方。
朋友圈,微博,抖音……刷屏了您的光辉事迹,您看到了吗?中华儿女在呼唤您,您听见了吗?我们敬爱的袁隆平爷爷,您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拯救了这个曾经饥饿的民族,养活了这个当时年幼的民族。我似乎看见您了,您手摇蒲扇,背靠秸秆,在茂盛的水稻下乘凉;我似乎看见您了,双手捧着那再次丰收的杂交水稻微笑着,我似乎看见您了,您闭合双眼,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您累了,我们的英雄该休息了,您看着我们吃完了午饭,之后去了一个需要您的世界,那里有人民需要您,也愿您可以在那里永远开心。
袁公千古,稻香绵长,您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您的光芒将会永远熠熠生辉,您的事迹将会流芳千古。我们敬爱的袁老,感谢您的出现,拯救了我们的民族,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乖乖的把饭吃光。
最后,以我读过的一首诗来寄托大家对您的崇敬和哀思:
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
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
平时你总不大会时常想起他们,
你总觉得他们永远会在。
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
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
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
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
你越会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
时代的一部分也随之定稿,
后人翻阅时代的书页时,
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xx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老,看到您逝世的'消息,我眼泪瞬间就下来了,虽然我们素未相识,但一想到您以一己之力让中国人填饱了肚子,也让世界减少了饥饿。您太伟大了,向您致敬。看新闻才知道一直到今年年初您还带着团队在海南三亚发展科研,您和团队一直在刷新水稻产量记录。您的真是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从小就在课本中看到您,到现在在视频中看到您一直都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您有农民的质朴无华。第一次觉得名人其实离我们那么近,就像一颗星星,即使滑落,也有长长的踪迹,但是袁老,以您命名的星星那颗星星一直挂在天上,一直亮着光芒。
古话说的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看到全国上下在为您送行,为您致哀。您的恩情重于泰山,值得我们永远悼念和铭记。
您曾经说过“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致敬袁老,国士无双人间播种子,天上洒甘霖。袁老,“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的孜孜追求。
稻香阵阵,感恩斯人!袁爷爷,一路走好!
【缅怀袁隆平爷爷作文(通用3篇)】
风在哀鸣,雨在呜咽。在通往殡仪馆的道路两旁,人们默不作声,不约而同地伫立着,看着那辆灵车缓缓驶过。淅淅沥沥的雨帘为灵车打开一面帷幕,人群中,男女老少,一起悼念着一个人,心中呼唤着一句话:“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您是那样淳朴。您时常在稻田间劳作,头戴草帽,挽起裤脚。我彷佛看到了您用粗糙的双手抚摸那一串串金黄饱满的稻穗,深邃的眼神望着无边无垠的金黄,流露出希望的光。我依稀听到了您少年时立下的誓言:“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于是,数十年的田间研究,历经无数次实验、无数次挫折,伴随着杂交水稻的问世,您解决了中国十四亿人的`温饱问题。
袁爷爷,您是那样无私。您研究水稻长达四十多年,付出了极大的忍耐力和智慧。因为有您,多少中国人不再饿肚子,多少中国人一日三餐米香弥漫。而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晶莹饱满的米粒背后是您一生为其努力的心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顿饭都凝结着您的智慧,每一粒米都流淌着您的汗水。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我们定会珍惜您在背后倾注的一切努力。我想这是对您最好的报答,也是您对我们最大的希望。
袁爷爷,您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您热爱着的每一片稻田。您创造了杂交水稻的奇迹,留下了杂交水稻的种子,更把勤劳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无私的种子留给了我们。您说过,“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您放心,终有一天,我们会结出丰满、厚实的果实,不让您失望。
稻香阵阵,感恩斯人!袁爷爷,一路走好!
今天全网都是纪念袁隆平爷爷的内容,尤其看到屏幕中长沙街头,所有的汽车都一起鸣笛,为袁老送行;还有人们雨中夹道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的视频的时候,不禁让人泪目。
袁爷爷,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从1976年至,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袁爷爷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民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经绊倒半个地球的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照亮了后来者继续前行的路,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食粮,还有无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纪念袁爷爷,是缅怀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两个梦想耳熟能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袁爷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缅怀袁隆平-赞美作文1000字
我是稻田里的一株水稻。
一天,一位年迈的老人来到我的身前,他那半旧不新的沾满泥土的裤腿出现在我的眼前。他蹲在我跟前,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小心翼翼地扶着我。
他满是皱纹的手上同样有着一道道被划伤的痕迹,黑黝黝的皮肤暴露在猛烈的阳光下,仿佛抹了一层金色的光。可他并没有停下,仍旧一丝不苟地观察着我们。他的`汗水像一注雨水一样,一行行、一滴滴地从稻叶上滑落进地里。
这让我想起了那一个阴沉沉的黄昏,浓雾弥漫大地,昏暗的日光给黑暗让了位。夜色中,一个人悄悄来到了我们这儿,把我们肆意毁坏!
我眼睁睁地看着朋友们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心里刀割似的痛。接着又来了一群人,把田地里幸存下来的我,和与我一样好不容易躲过一劫,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一起丢进了阴水沟里。我们又冷又怕,孤独无援,在水沟里苦苦挣扎,却无济于事。那一群人,就这样恶狠狠地扬长而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老人来了,他迈着蹒跚的步伐来了。他走到了我们的跟前,俯下身子,看见此番惨状,蹲在地上痛哭流涕,嘴里念道:“完了,完了,彻底完了……”
这时我们都停止了挣扎,眼前的这位再数字不过的老人,从来都是满脸笑容,从来没有像这样,落下止不住的泪水。这是我看见老人哭得最严重的样子,我仿佛觉得,在他哭泣的瞬间,天地也失去了光彩。
夜更深了,阴水沟里不合时宜地响起了几声蛙鸣。老人的哭声止住了,他用手背一抹脸上的泪水,坚定将我和我的朋友们从阴水沟、湿泥土里救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查看着我们的受伤情况。
幸好!我和我的朋友们都还活着!老人捧着我和其他水稻终于开心地笑了,可他脸颊上,再一次滑过了一滴又一滴的泪水……他像母亲一样,用他那粗糙但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我知道,那是因为我们,是这片稻田唯一留下的独苗了。
从那以后,老人不管是黎明还是黄昏,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高温酷暑,都时刻守护在我们的身边,精心照顾着我们。
又过了好久,听说老人的实验成功了。但是老人依然每天都来看望我们,和我们说悄悄话:“你们一定要好好长大,要长得和高粱一样高,谷粒要和花生米一样大啊!这样我就可以在你们底下乘凉了呀!”老人的话被我牢牢地记在了心中,我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长大。
可有一天,老人和往常一样来看我时,不慎摔了一跤,然后就被人们送去了医院。整片稻田都静止了,我们一动也不动地伫立在风中,目送着老人离开了……
从此,我就没见过老人了。我总在心里疑惑着:老人去哪了呢?他好久没来看我们了……
过了几天,又有许多人来到了稻田,但他们各个神色凝重,脸上满是泪痕。听人说老人去世了。可我还没长大,还没让老人坐在我的下面乘凉了呢,他怎么就走了……
从人们的口中,我才知道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原来叫袁隆平啊。他就是我的父亲,它对我们有着殷殷期望,而我们,更是他一生追逐的科研事业!
我最可亲可敬的父亲啊,我一定要完成您的“禾下乘凉梦”,让您在天堂也能闻到弥漫的稻香!
缅怀袁隆平爷爷的作文500字
《我有一个梦》这首歌的词是一位老人抒发内心的呈现,他有着伟大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给全世界交出了漂亮的成绩!
这位老人他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越挫越勇;不因失败而气馁,不因成功而自负,不断的制定目标,不断的进取,不断的超越自己!
这位老人他很朴实无华,他就是一颗定海神针,能带给所有人安心!
他就是袁隆平爷爷,一位非常慈爱的老人,我曾经看过老人的1篇采访,其中他说:“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啊,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啊,我亲眼见过”主持人接着问:“您是不是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老人连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可知粮食的重要性!”回想老人在采访中的神情,大有忧天下之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了让人民不再像他看到的那样食不果腹,他带领着团队开始了漫长的攻坚之路!
他瘦瘦小小的一个人,风吹日晒皮肤黑黝黝的,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为人低调,他的奖项非常的多,但是他从不在意这些,攻坚克难,一丝不苟!
还记得老人给自己母亲写的那封信,他为了人民不再饿肚子,却给自己留下了永远的遗憾,自己的母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积攒了多少想对母亲说的话,多少的悔,多少的盼,这已成为老人永远的惦念了!
这位老人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在他离开的时候有那么多的人主动的去送老人,为老人留下想念的泪水;他一次次向人民交出了漂亮的成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他终于放心的离开了。
袁隆平爷爷对您我们有太多的不舍,您一路走好!
缅怀爷爷作文150字
真的不忍心失去你,失去关于你的一切记忆。
感觉那以后,我的世界坍塌一隅,我的天空暗淡了一角,我生命的意义失去了一隅。从此我的笑容历掺杂了苦涩。
用我生命的一半去挽留你,我愿意。但我知道你不乐意,而且天也不同意。
淅淅沥沥的雨淋湿了我,更淋湿了我的心。告诉别人我赤红的双眼是熊熊的`火焰照的,但这能欺骗的了自己吗?
软弱无能的我感觉这个世界好荒唐。我宁肯整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人都遗忘了我,也不愿意像现在这样——在我哭泣的时候你在也不会来安慰我。
小时候,他做过一个梦:水稻比高粱还要高。孩童时期他曾幻想:要让全中国人民吃上米饭。终于,他实现了,他用一生完成了这个梦想。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个简单的初心——让全国人民吃饱饭,支撑了他的研究之路。他年少时立志学农;青年时有感于国家因饥饿而贫困的现实;成年后,他将全部心血投入了农业技术研究工作。多少个奋战在稻田里的日日夜夜,多少滴汗水滋润农田,终于,“东方魔稻”的神话惊艳了世界。他永远是我们眼中的“九零后”追梦人。
下午,当看到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心中不禁悲痛万分。从此,稻田里少了一个辛苦劳作的身影。一代科学巨人的倒下,举国哀悼。回顾他的一生,可以发现,他将有限的生命换来了无限的价值,每一株水稻都是他精心培养,每一粒大米都充满了他毕生的心血。他已与水稻难以割舍,他视水稻为子女,为农业技术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是国之脊梁,祖国有了他而骄傲,世界更因有了他而闪耀。
看着袁隆平爷爷生前的照片,突然发现,爷爷可爱的脸庞饱经沧桑,一道道皱纹,一个个灿烂的微笑,我至今仍觉得他还是那样和蔼可亲。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我们身边。
现如今“禾下乘凉梦”和“全球覆盖梦”早已实现,人民不会忘记,世界不会忘记,那个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的袁隆平院士!愿每个人也能像袁隆平院士一样,用勤奋换得胜利,用汗水浇灌成功!
致敬,缅怀。
【缅怀袁隆平作文14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缅怀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然而就在5月22日这天却传来了袁隆平爷爷逝世的消息,此消息一发出,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沉痛致哀。
袁隆平,目睹了当时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以致使他在杂交水稻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他在反复的实验中,艰难而执着地实现着人生的理想。在袁隆平爷爷的眼里永远有下一个目标,一直向上攀登,最后从异性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他一直在思考,在创新,在突破,直到成就了今天伟大事业。
敬爱的袁爷爷,是您让中国人将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您是民族的脊梁,是国人的骄傲,是人间的福星。
敬爱的袁爷爷,您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您不怕困难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正所谓:巨星陨落,禾下乘凉梦想不灭。
同学们,请从你我做起,以节约粮食为荣,向袁爷爷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珍惜时光,发奋读书,认真上好没一堂课,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为今后能更好的承担责任打下坚实基础,用我们的行动报效祖国!
最后,点一支蜡烛,送一束稻穗,愿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以后每一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是您!!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缅怀袁隆平作文(合集14篇)】
前不久,中非农业研讨会上,年届90岁的袁隆平用流利的英语完成了直播演讲,赢得网友的纷纷点赞。近日,袁老接受了央视《面对面》的采访。即使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齡,袁老依然坚持上班。他的办公室码放着成堆的资料,而桌上的眼镜和放大镜格外引人注目。他表示:首先用眼镜,眼镜不行就用放大镜。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除了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他还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曾梦见实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高粱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现在,每公顷稻子的产量可以高达18吨。当记者问他希望稻子能高产到什么份上时,袁老说:“这个是没有尽头的,不封顶。”
【缅怀袁隆平作文(14篇)】
在20xx年5月22日13时07分,一个看似平常日子时间,却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事情——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
每当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时,我眼前,我脑海里就会立刻浮现出袁爷爷身影。他那古铜色脸上,总挂着那笑容,一道道深刻皱纹记录着他那不平凡岁月;他总是穿着那几十块钱衬衫,顶着严寒,忍着酷暑,在农田中奔波……
“永不满足,永远不躺在过去功劳簿上。让中国人端稳中国碗,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这是袁老至死坚持信念。想当年,当袁老发现了第一颗杂交水稻时,当他公布这件事时,是那么多人不信任不理解。只有袁老他两位学子依旧坚持在岗位上。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当时坚持,可能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衣食无忧健康幸福生活。
正是那一颗杂交水稻喂饱了全中国人民,也喂饱了多少国家。像美国,日本当时那些科技发达国家,早就开始了研究水稻工作,他们向里面砸进了多少钱,却依然没有好成果。但是当袁隆平爷爷向世界向国际发出这一发现时全世界人民都震动了。美国还轻蔑说“我们做不到事,区区一个中国乡村教师却能做到?”但是事实却让他们打脸,正是袁爷爷发现那一粒种子喂饱了我们所有人。
我们现在还不能向袁爷爷那样,为杂交水稻,为国家做贡献。但是我们现在能做事,珍惜每一粒粮食,实行光盘行动。不让远在天界袁爷爷心寒。
袁老,走好!
【缅怀袁隆平作文14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 汗水 灵感 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平的心声,一种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平把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
他还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记者离开三亚基地的时候已是4月7日的黄昏,北国还是春寒料峭,这里已经袁隆平把记者送至路口,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厅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