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升初文言文专项复习,本文共6篇,欢迎阅读分享。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复习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
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混乱”;劳,“使……劳累”。
例(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准确掌握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而唯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掌握规律。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典型句子要背诵,常见虚词的用法可以整理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
(三)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将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这是学习文言的综合性训练,多做这方面练习,对于深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文言文翻译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首先要忠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亦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信、达、雅。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前两点就可以了。
要做到准确、通顺,就要多学多练,平时除学好文言课文,还要多看些课外的文言文章,多积累些文言实词、虚词,熟悉文言句式的特点,还要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另外,也要讲求翻译技巧。
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补、删、留、变、换的方法。
补,就是指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补足。如“帝感其诚”在动词“感”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补出,全句可译成“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删,是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等,翻译时要删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后的“之”,是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可删去。
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国号、器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照录不译。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何苦而不平”,此句可变为“苦何而不平”的形式。
换,是指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吾与汝毕力平险。”句中“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
(四)理解内容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逐段概括内容要点,然后“合并同类”,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
2. 注意文体特点,把握核心句和关键句。核心句指对主旨做出概括、提示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关键句指那些在思路的展开、主旨的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3. 结合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评判文章的社会意义。
4. 重视诵读。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分析写法、品味语言。
(1)分析选材和剪材有什么特点。分析作者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详略安排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
(2)分析写人、写景、记事的方法。
(3)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4)体会关键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
(5)深入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
【典型例题】
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罢:停止,取消。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公将焉之
(4)岂可不一会期哉
2.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 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 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① 打猎 ② 下雨 ③ 到、往 ④ 约定的时间
(2)a(疑问代词哪里)
(3)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取消了(打猎)
(4)守信
【原文】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①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释】①归:归顺,归附。②务:致力。
【参考译文】
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
1.解释:
①则:那么; ②盛:茂盛; ③所以:……的原因; ④令:让,叫。
2.翻译:
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归附他。
3.上文开头三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8.目贵明
【原文】
目贵①明②,耳贵聪③,心贵智④。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辏⑤并进⑥,则明不可塞⑦。
(选自《管子?九守》)
【注释】①贵:以……为贵。②明:聪明,这里指明查(则明不可塞。)③聪:听力好。④智:思维敏捷。⑤辐辏:车轮的辐条。⑥进:这里指向中间集中。⑦塞:受蒙蔽。
【文言知识】
释“并”:上文“辐辏并进”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齐”、“一同”句意为车轮的轴条一起向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万箭并发,城中如雨”,意为一万支箭一齐发射,城内如同下雨。又,“五人并行”,意为五个人一同行走。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为品德与才能都好,国君就任用他。
【参考译文】
眼睛贵在明辨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心思贵在思维敏捷。(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就能没什么看不见;用天下人的耳朵探听消息,就能没有什么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问题,就能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情报来源丰富,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向中间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1.解释
①贵:以……为贵; ②聪:听力好; ③智:思维敏捷; ④塞:受蒙蔽。
2.翻译: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译文: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问题,就能无所不知。
3.与引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是:耳聪目明,其意思是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感觉灵敏。
9.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
【注释】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运。④穷:走投无路。⑤无志:没有见识。⑥失:过失,过错。⑦反:反而。⑧岂:难道。⑨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文言知识】
释“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时期是指贵族统治者和被统治的劳动百姓。《国语》上说:“君子务治,小人务力。”意为君子致力于统治,小人致力于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后,“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为君子心胸宽阔,小人时常忧愁。《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成语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参考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知:认识; ②岂:难道; ③道:遵循; ④怪:异端。
2.翻译: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原文】
竭①泽而渔②,岂不获得,而明年③无鱼;焚④薮⑤而田⑥,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注释】①竭:使…干涸。②渔:捕鱼。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烧毁。⑤薮(sǒu):指野草。⑥田:通“畋”,打猎
【文言知识】
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捕鱼。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参考译文】
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1.解释:
①竭:使…干涸;
②渔:捕鱼;
③明年:第二年;
④焚:烧毁。
2.翻译: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
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一、小升初文言文翻译题
予少家汉东①,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②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注释】①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②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
(1)贮故书在壁间( ) (2)发而视之( ) (3)徒见其浩然无涯(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译文:
3.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4分)
二、小升初文言文翻译题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②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注释】①铛臼:烹茶的工具。 ②伏谒:拜见。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
(1)然所蓄茶有数等( ) (2)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 ) (3)僧惑甚( )
5.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译文:
6.你认为本段文字讽刺了哪一类人?(4分)
三、小升初文言文翻译题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
(1)昔者( ) (2)有馈鱼于郑相者( ) (3) 吾以嗜鱼( )
8.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译文:
9.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四、小升初文言文翻译题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①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②。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③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就:靠近。 ②革:皮。 ③遁逸:逃跑。
10.解释句中加点的字。(8分)
(1)与家犬杂畜( ) (2)将寐( )
(3)将啮其喉( )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译文:
12.这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特征?作者对狼持怎样的态度?(6分)
五、小升初文言文翻译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注释】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3.解释句中加点的字。(6分)
(1)寻复南奔( ) (2)涉猎经史( ) (3)唯傅修期耳( )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译文:
15.傅永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4分)
六、小升初文言文翻译题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魏文侯书·资治通鉴》)
1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魏 文 侯 与 虞 人 期 猎 是 日 饮 酒 乐 天 雨。
17.文中职位低微的“虞人”如换成其他王侯将相,文章的意思一样吗?(4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加点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
⑴窥镜而自视 窥:
⑵臣之妻私臣 私:
⑶闻寡人之耳者 闻:
⑷时时而间进 间: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齐王“纳谏”、“除弊”,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用原文回答)
4、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结合实际,谈谈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察看,偏爱,使……听到,偶尔、间或、偶然
2、译文: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受上等奖赏。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①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发现不足;②善于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正确的意见,使别人容易接受;③能以小见大,从个人经历中推出治国的道理。
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答题要点:①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②用语含蓄、委婉;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题型整理汇编
小升初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是()
a.氛(fēn)围钢琴(qíng)b.给(gěi)予水藻(zhǎo)....
c.嫉(jí)妒倔(jué)强d.埋(mái)怨逮(dǎi)捕....
2.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a.神采奕奕鹤发童颜视死如归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忐忑不安骨瘦如柴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疲惫不堪提心吊胆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纸上谈兵
3.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时间一去不复反,我们不能让年华虚渡过。
b.成都的春天姗姗来迟,新生的一切为这一刻做足了铺垫。
c.转眼就盛夏,热浪滚滚,蒸茏一般,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d.苍海桑田,故乡的一切发展迅速,让久别的游子由忠惊叹。
4.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沙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融化摆脱b.摆脱融化驱散
c.摆脱驱散融化d.驱散摆脱融化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蜀锦以其用料的讲究,工艺的精湛,悠久的历史遐迩闻名。....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发射火箭,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他仍是同学们眼中遵守纪律的好伙伴,是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b.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及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和生活中学语文。
c.经过车辆尾号限行措施,使成都的交通状况改观了很多。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7.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a.他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b.读书之余,我喜欢养些易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c.幸亏红领巾帮助了我,要不然我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
d.雪后的原野上,梅花点点,每一朵都是一首精美的诗。
8.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一个句子是()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9.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任何事五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所爱
10.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⑤这是求知的阶梯,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⑤
二、古诗文知识积累
1.古诗以它精练简洁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填上适当的诗句。
(1)即将小学毕业,面对将要分别的老师和同学,你会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万物复苏,春光宜人,你会不由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联吟咏的各是古代哪位诗人?
①一对忧国忧民目,一双写实写史手。()②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3.请分别写出下列诗句歌咏的是什么花。
①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找出最深的一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小船第一次下水,看着眼前茫茫的大海,不解地问:“大海呀,你的路在哪儿呢?”“你躺着不动,我便没有路,但当你迈开步子,我便四处都是路。”大海说。“大海呀,你的暗礁在哪儿呢?”小船问。
“就在你触礁的地方。”大海说。
“难道不可以在我触礁前,就预先告诉我暗礁在哪儿吗?”
“世上没有预先的成功,也没有预先的失败,只有亲身经历过、实践过,才能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如果我被一个浪头打翻了,怎么办呢?”小船问。
“去准备迎接下一个浪头,在下一个浪头中,努力把自己扳转过来。”大海说。“大海呀,岸在哪儿呢?”小船问。
“岸就在远方。”大海说。
“远方又在哪儿呢?”
“在你不懈的追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抓住“经历”、“实践”、“不懈追求”作答即可。
(二)记叙文阅读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
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________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菜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____________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e.施比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绅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的横线上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焦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整篇文章的阅读效果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
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割席分坐管宁与华歆,俱与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者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现。宁割席分坐②,曰:“尔非吾友也。”
[注释]①轩冕:指车子。②宁割席分坐:后人以“管宁割席”、“割席分坐”喻朋友断交。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窃见管神色()又尝同席读书()..
宁读如故()尔非吾友也()..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宁为什么要和华歆断交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题
给商品起个好名字直接影响到这个产品的销量,以下列举的是一些商品的牌子。请从其中的案例看,要给商品起一个好的名称,要考虑些什么?请举例简单
回答。(本题只评价名称,不评价商品本身的质量)
奔驰轿车联想电脑美加净牙膏盼盼防盗门永固门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请以“昨天的_____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立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400字。
小升初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模mó模范模样模仿模本
b.蒙méng蒙哄蒙骗蒙混蒙昧
c.禁jìn禁令禁锢禁忌禁受
d.尽jǐn尽管尽先尽量尽快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要言不繁矫枉过正休养生息别出心裁
b.插科打浑蜂涌而上准备就序因地制宜
c.重山峻岭融汇贯通烦燥不安顶礼模拜
d.明火直仗椎心痛恨一脉相成附庸风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________无穷。
②他是被_______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_______。
④瞧她那_______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协采副b.以致胁彩付
c.以至胁彩副d.以致协采付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______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_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________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________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
a.不过虽然不但更b.然而尽管既也
c.但是特别不仅还d.虽然尤其既就
5、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b.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二百人。
c.破绽百出的一幅画,经这位丹青妙手三笔两笔一改,竟变得无可挑剔了。
d.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
b.这个城市的住房是否抗震,成了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
c.像小牛犊一样的邓亚萍,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付出超人的代价,就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d.如果说他们已经真正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在干训班结业了,不如说他们只是仅仅记住了书本上的一些空话、公式和材料。
7、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a.进入七月份以来,长江中游和下游许多地区便连续降中到大雨,甚至是暴雨,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天气现象。
b.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上半年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与日常生活消费相比,呈不断上升趋势。
c.在昨天举行的大会上,六个民族学生代表热情洋溢地作了发言。
d.周六这一天,我们所有老师参加了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而进行的宣传活动。
8、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给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然而又不是不可把握的。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种力量把你往那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力量把你往这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欺骗你,引诱你,逼迫你教育你,引导你,爱护你
b.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c.引诱你,逼迫你,欺骗你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d.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爱护你,教育你,引导你
9、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2分)()
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0、下面句子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2分)()
a.班长和同学们都经常对我说:“学习上的问题,要多跟大家探讨,要多向老师请教。”
b.目录学专家张之洞也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c.旧上海每到夜深,便有人叫卖“桂花赤豆汤”。(一种红豆桂花糯米稀饭)
d.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
b.“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
c.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d.“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
b.“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
c.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13、写出下列名言或古诗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
(1)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14、下面是一篇学生习作的片段,读后按要求完成(1)(2)两题。(6分)
……爸爸从新疆石河子寄给我一封信,我情不由衷地喊道:“盼望已久的信,终于寄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看起来。信中写道:“……快小考了,功课一定很累,希望你在百忙中,一定要保证身体的健康,但也不能松劲,我等待着你小考如愿的好消息。”这封信,我一口气读了好几遍。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复习,以优秀的小考成绩向爸爸汇报,决不辜负爸爸的殷切期望。爸爸那关切而期待的面容浮现在我眼前,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1)找出文中关于语法、修辞以及标点符号方面的毛病,并在它的下面加上横线,标出①一⑥序号。
(2)把序号和改正结果填人表中
序号
改正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二、阅读理解。(共28分)
(一)(8分)
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的珊瑚其实是一种动物,它们虽然不具备运动器官,但有口和原始消化腔,并具有肌肉结构和简单的神经系统。
珊瑚礁主要是由无数造礁石珊瑚的骨骼构成的。珊瑚礁可以明显地减弱海浪的冲击波力,有效地阻挡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为海滩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对于每年都遭受多次台风袭击的海岸及岛屿来说,珊瑚礁的这种巨大的保护作用,是人类所不应忽视的。
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的领地。这些礁、岛、滩主要分布在世界热带海区,仅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各类珊瑚岛、礁就有几百个,其中很多都是人类长期居住和人类生产的基地,如:我国的南海诸岛。这些珊瑚礁养育出的动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
此外,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在地球的生物圈中,珊瑚礁是一种重要的碳吸纳物。有关研究认为目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日益增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均与珊瑚礁日趋严重地被破坏有关。因此,这一问题已引起不少国家的重视。
15、根据文意,下列对有关“珊瑚礁”的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珊瑚礁可以减弱海浪的冲击波力。
b.珊瑚礁能在看来养分不足的水域内养育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c.珊瑚礁是由无数造礁石珊瑚的骨骼构成的。
d.珊瑚礁还能保护海滩,阻挡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
16、下列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珊瑚是一种不具备运动器官的原始动物。
b.珊瑚是一种有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动物,它的消化腔是原始的。
c.珊瑚不具备运动器官,但有原始的消化腔、肌肉结构和简单的神经系统。
d.珊瑚是一种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的动物。
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我国的南海诸岛就是一种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
b.珊瑚礁养育出的动植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
c.珊瑚岛、礁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和珍稀物种提供了生长和繁衍的适宜场所。
d.人类对珊瑚岛、礁天然资源的恶性掠夺,使珊瑚岛、礁受到日趋严重的破坏。
18、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保护珊瑚礁,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
b.保护珊瑚礁是一种改变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积极有益的措施。
c.积极保护珊瑚礁,使之成为人类居住与从事生产劳动的主要领地。
d.人类应当重视珊瑚礁在地球生物圈内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保护它,使它免受人为的破坏。
(二)(20分)
①1915年10月,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娃娃“投生”到这个清贫之家,这就是我。大伙儿见我胖乎乎挺逗人喜欢,便起了个小名叫“狮仔”。莫看名字威风凛凛,不知怎的,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多了,直到三周岁口齿才清楚些。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我排行当中。
②我们年纪很小,父亲便教我们读书识字。他的'旧学功底很深,教的是四书五经。他的视力在年轻的时候就坏了,看东西很吃力,常拿出一叠叠学生作文,唤着我的小名:
③“狮仔,念念!”
④我便“咿咿呀呀”,照本宣科地读了起来。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往往露出欣慰的微笑,甚至出声叫好。
⑤我真怕他检查作业。一旦发现错别字,他就沉下脸来,低声但却是严厉地叫:“狮仔!”于是,我只好乖乖地伸出手,让他打手心。且不论这种教育方法得当与否,挨打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这倒使我养成了从小就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童年吟诗、联对子、背古文……就是没想到将来要跟什么“物质”、“分子”打交道。我至今十分感谢父亲的严格要求,为我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使后来的学习和研究顺利多了。
19、第一段写出了“我”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为什么怕父亲检查作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加点词“乖乖”,原指顺从,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文中摘出最生动的描写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4分)()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4、第⑤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39分)
25、以《吃一堑、长一智》为题,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在这方面体会的短文,不少于100字。(9分)
26、根据下面的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30分)
要求:(1)自拟题目;
(2)注意文章衔接;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补写600字左右。
傍晚,天还没有黑,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路上,……
……
这初夏的雨点,是那么清凉,这雨中的世界,是那么清新。
参考答案:
13、答案:(1)百年树人(2)良药苦口利于病(3)立根原在破岩中(4)粉骨碎身全(浑)不怕
14、答案:①“情不由衷”改作“情不自禁”;②“功课一定很累”改作“功课一定很重”:③“百忙中”改作“紧张的复习中”;④“暗下决心”后的逗号应为“冒号”“上引号”,迄“决不辜负爸爸的殷切期望”后的标点符号应为“句号”“下引号”;⑥最后一句(即“爸爸那……”)提至“暗下决心”之前。
19、答案: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得多。
20、答案:怕父亲的严厉,怕打手心。
21、答案这里是“无可奈何”之意,生动地表达了孩子的畏惧心理:
22、答案: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甚至出声叫好。
24、答案:末句
一、看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shàshìyúlányìcu?
(霎)时(嗜)好须(臾)波(澜)(抑)扬顿(挫)
hàoyùchùlǒucùfáng
(耗)尽(御)寒抽(搐)竹(篓)(猝)不及(防)
二、按要求填空。
①学校有“金、倪、王、张、孙、胡、费、曹”几位老师,按音序表中的顺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_曹___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__张___老师,排在第五位的是__孙___老师。②在“折磨”、“磨平”、“磨盘”这三个词语中,“磨”的读音依次是___m?/mo______、____m?_____、_____m?____。
③在“裹上”、“嚼着”、“情谊”、“摔跤”、“畜生”、“钳子”这些词语中,带点字读轻声的词语是_裹着、畜生、钳子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给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打“√”。
a.屋脊(jī)宫阙(qua)吮吸(yǔn)鏖战(áo凌晨(línɡ)()
b.锃亮(zanɡ)眸子(mǔ)弹琴(tán)河畔(pán)瞭望(liáo)()
c.吓煞(shà)蜷曲(quán)鸟瞰(kàn)音乐(yua)鸟喙(huì)()
d.惬意(qia)衣冠(ɡuān)松散(sàn)炽热(zhì)憧憬(chōnɡ)(√)
(2)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句子后打“√”。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把成语补充完整。
司空见(惯)前(赴)后(继)(深)思(熟)虑(孜)(孜)不倦
五彩(斑)(斓)(赞)不绝(口)惊心动(魄)如(花)似(玉)
(翻)山(越)岭浮想(联)(翩)
五、按要求写成语。
⑴反映品质优秀的:_正气凛然________、__两袖清风_______;⑵形容人特别多的:____门庭若市______、___车水马龙_____;
⑶形容风景优美的:___山清水秀_____、__春暖花开_________;⑷表现深情厚谊的:___亲密无间_____、__情同手足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_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______。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们还读过一些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如《宿新市徐公店》,诗句是_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再写出两句含有“雨”的诗:____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连成条理清楚的一段话。(在括号中标序号)(6)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2)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4)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3)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1)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5)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八、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给家乡孩子的信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
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能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百度推广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⑵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⑵上文是著名作家___巴金_______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请把其中的一处抄写下来:_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段话,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____无私奉献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⑶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认真默读,至少把其中的两组摘录下来(失败-成功、奉献-享受)
(二)碧螺春
随着几声(嘹亮)鸡叫,整个湖山醒来了。(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空中弥漫着淡淡的(画像)翠绿欲滴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了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他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摘要:1、填写文中缺少的词语。2、整个湖山醒来了一句中的湖指的是_______湖,山指的是湖边的____
1、填写文中缺少的词语。
2、“整个湖山醒来了”一句中的“湖”指的是__太_湖,“山”指的是湖边的__东______山和___西___山。
3、文中形容茶树绿得浓的词语是___翠绿欲滴______;与“神采飞扬”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神采奕奕____________。
4、用几句话写出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心情。_____充满收获的快乐,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假如给你三天光明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dai),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
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又一味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这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思考:
1、在括号时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光明----(黑暗)热情----(淡漠)喧闹-----(寂静)
3、请把文中你最喜欢的那句话用“----”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答案:我多么渴望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渴望光明,渴望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思想感情。同时又告诫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4、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节中选择一个问题来回答。(5分)
答案:回答第一问。看清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明白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让生活过得有意义,有朝气,对生活充满热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