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游戏 > 大学语文 > 其他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集锦18篇)-凯发k8游戏

| villanelle|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本文共18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针对大学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 者:徐保占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   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篇2: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由于忽视对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则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加强课堂文化知识的导入与渗透,以及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作 者:邓克凤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湖南,张家界,427000 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 9(12)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  

篇3: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本文通过探讨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更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介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提出了文化教学的四点原则.

作 者:黎青 li qing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08 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h319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4: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采取多种措施实施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论述语言、文化及大学英语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提出了方法与策略.

作 者:黄峥嵘  作者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33)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   教学  

篇5: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差异在语言上有着直接的体现, 并深刻地影响着跨文化交际.这就决定了现代外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解决目前我国优秀外语人才短缺问题作出贡献.因此,高校外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作 者:郝栓虎  作者单位:新疆五家渠市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7 “”(11) 分类号:h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学   相互关系  

篇6: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以及路径,以培养出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国际交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意识;路径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内涵

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无处不在,包罗万象。自古至今,除了权力之外,文化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扮演着一个地位突出、显而易见的角色,而对什么是文化,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读。尽管这些解读存在着许多细节上的分歧,但总的说来,文化可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以及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的总和。英文“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也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所以,通常来讲,我们所讨论的西方“文化”即指广义的文化而非狭义的文化。目前,文化已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生活的一切侧面,无不受文化的触动和改变。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层面,它与文化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同时语言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该民族文化的内涵,即语言之中隐含文化,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正如美国已故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这就体现在了解文化必须理解语言,而同时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主要内容是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的指导思想是外语教学理论,同时辅以各种教学模式和各种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由于英语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密切相关,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跨文化交际”翻译成英文即是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他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可指所有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一种交际或一种互动。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环境、物质生活、社会及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因而语言环境的不同就导致了语言习惯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体现在交流沟通中,就是人们总喜欢用自己民族的说话方式或思维模式来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导致对非本族语者的话语做出错误的推论,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对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达到交际者能够在跨文化这一活动当中自觉排除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惑和困扰,并进而有效、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1]。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大学国际化的需求,众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对它开始产生兴趣,这一变化也充分体现了当前我们大学英语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顶多是表达不准确、不清楚而已,但文化错误则会导致两个人的误会甚至决裂。交际是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外语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尽力增加学生接触异质文化的机会,使其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获得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外语学习的目的。第一,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其实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此外,客观上,本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应试性的要求也让学生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学、宗教文化等经典名著,而这些则是语言学习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结合课本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2]。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主动学习英语的目的。第二,能够消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减少语用失误的比例,减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可能性,并继而推进文化融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这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之主动学习他国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上,学生自身文化知识的丰富上,从长远观点看,它更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了学生对多元文明的理解,从而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途径是很多的,但最好的途径则是要让学生完全融入到目的语的文化氛围当中,因为语言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而恰巧我们的学生甚至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机会到目的语国家去学习或生活,所以作为教师,应当根据现有的学习环境,并通过网络等教育资源手段,同时辅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

我们知道,教学相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因为教师在教学当中起着一个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方面的教育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后,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文化素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如果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那么作为教师,首要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修养,或有必要参加一些跨文化教育培训[3]。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任务。

(二)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教材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英语国家较为典型的主流文化现象,并能够适当地让学生赏析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化素养。其次,利用学生对目的语文化产生的兴趣,教师要适时地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观察、对比,并进而评价文化以及思考文化差异现象所产生的原因。比如,中西方颜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节日风俗文化的不同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他国文化风俗的不同,又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本国的文化习俗,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了他们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和适应性[4]。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会话和角色扮演操练,即模拟不同场景下的中西文化,对学生进行实地、实时、生动有效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了解他国文化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模拟交际中加深了对本国以及他国文化的理解,并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式,创造具有文化包容性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工具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室以及当前网络资源里面丰富的文化场景或事件,以之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以这种直观的观影方式来了解中西方文化在各个方面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其次,教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当前所发生的时事政治文化事件或文化现象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讨,并陈述自己理性的文化理解以及文化判断。再次,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政策去进一步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比如,教师可申请开设与文化有关的选修课程,或者申请与文化相关的拓展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教师可自由且能充分地进行专业的文化教育教学。同时,学生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中西文化差异并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精心细致的规划以及长期的努力与坚持。教师要尽力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语言以及语言所带来的丰富的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言以及语言文化的兴趣。通过这种良性循环,教师则更容易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并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以及最终达到语言的实用性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欣.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j].外语界,,(5).

[2]霍翠柳.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2,(3).

[3]郝平.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72.

[4]陈岩.文化理解能力———21世纪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

篇7: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浅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浅析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屡见不鲜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现象,经常成为困惑学生的难题.这种文化差异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理解,不容易接受,严重的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进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许并不止一两个,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缺少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上的贫乏直接影响了对英语语言本身的习得.

作 者:王阳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外语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33)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8: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中国人学外语的也日渐增多.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要想与西方人顺利交往,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跨文化知识.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 者:潘春丹 pan chun-dan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104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年,卷(期):20xx 29(4) 分类号:g4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文化差异 非语言交际

篇9: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何上好大学英语课,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挥洒自如,是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揭示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点建议.

作 者:张建波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2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10: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众所周知,外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跨文化的.内容,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一直是外语教研者们热衷追逐和探讨的话题.本文在肯定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外,结合笔者的具体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更好更高效地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

作 者:崔竞  作者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镇江,21 刊 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2009 8(4) 分类号:g710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   高职高专英语   实战  

篇11: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论文摘 要: 引入文化教学,使语言知识与语用规则有机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本文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进行了阐述。

论文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培养 培养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和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越发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作为语言学习中的领路人和指路人,教师更应该承担起这一重任,在日常的语言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和实践这一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一门语言,在跨文化交流时应对自如。有人把文化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英国文化学家泰勒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所谓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分享信息、思想和感情时的一系列活动。

专家估计世界上大约有五千至七千种语言,在这之中英语成为了最通用的语言之一。在英语学习中,大学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最关键的环节,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眼下的各种等级证书考试,多半是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和应试能力的测试。这样一来,英语教学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往往忽略了其语言所蕴藏的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更应该是以文化教学为基础的语言教学。英语教师除了教授语言技能外更应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到语言教学中。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而文化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基础,二者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文化。要做到真正理解语言必须了解它“背后的”文化。反之,理解文化也必须通过语言。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还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想意识、社交准则及语言行为,即国家的社会文化。如果社会文化背景与知识教学相脱节,即把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不仅影响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会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完整、不准确、不生动,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因此,研究文化差异并将这一研究成果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新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并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即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提高即需要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也需要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背景有所了解。语言的意义离不开语言环境,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窥见该民族丰富的文化形态以及该民族人民的文化心理。也就是说,只有了解彼此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相反,如果在外语学习中只注重语言的表层意义而忽略了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就难以做到真正地掌握语言,真正地理解语言所传达的信息。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只要掌握了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语言和应用语言进行交流。这显然背离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要想较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应该想方设法地激活学科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牢固的母语文化知识和相应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将二者加以对比和鉴别,找出异同,然后强化认识和理解,进而在语言的不断习得和大量实践中,真正领会不同语言中不同文化的渗透和融合,进而加快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那么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要使学生细致、全面、深入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点,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双边语言知识, 而且应具备双边的文化知识,这种双重的文化修养是保障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增强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洞察力和敏感性,掌握和洞察文化的最新动向以便第一时间科学正确地指导学生拓宽文化视野,进而使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特征,以期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顺畅的交际。

二、有针对性地介绍社会文化知识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体系中,多半是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然而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单纯地讲解词汇语法及要点,而忽视了有针对性地传播介绍那些影响交际的社会文化因素。在意识到文化对于语言教学的作用之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大的方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特点、上下级关系、社交活动等,小到日常的打招呼、道别、致谢、约会、打电话、吃饭习惯、禁忌语等。

三、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多角度、多方位地向学生展示西方文化。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学生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习和掌握异国语言和文化内涵,而且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相关报刊杂志,通过观看相关电影电视节目直观地了解目的语源国的文化和社会。在课堂教学时,也可以穿插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时事评论、甚至电影台词中有意义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文化知识,强化文化素养,拓展文化视野。除了在课堂上的渗透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收听各类英语广播、学唱英语歌曲、观看电视节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搜索浏览网络资料,观看原版电影,以感受语言的'魅力,领略英美本土文化风情。课余时间组织英语角,举办校园文化节,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开展英美文化方面的选修课,文化专题讲座,组织英语晚会,排练英文戏剧,课本剧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综合能力。

四、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俗习惯和言谈举止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的确存在着诸多文化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实效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对比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差异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交际文化的教授和习得也必须通过对比的方法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也应该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丰富多彩的,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各个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各个民族不同的生存状态,造就了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而在传播文化过程中难免会和外语学习者的固有思维和文化沉淀产生差异和碰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差异的责任就落在了语言教师的身上。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有效的交际是彼此信息传递的无差无损,是文化信息、思想感情的交流和沟通,这无疑需要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学习的积累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外教育出版社.

[2]胡文仲.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研出版社.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4]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5]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研出版社

篇12: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要引入跨文化交际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能很好地意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好地掌握不同文化的语言,以便进行更好的交流.

作 者:玉荣 阿依古丽・玉素甫 yu rong aygul yusup  作者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语言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21 刊 名: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7(6) 分类号:h3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   风俗习惯   话语   环境  

篇13: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跨国文化交际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在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获得信息和表达思想的同时,必须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呢?

作 者:张爱娥  作者单位:茂名市第十九中学 刊 名:南方论刊 英文刊名:nanfang lunkan 年,卷(期): “”(9) 分类号:g0 关键词: 

篇14: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简要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作 者:韩冬玲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 29(1)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跨文化交际  

篇15: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意识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大学英语教学应针对目前大学生社会文化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作 者:杨静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70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16: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

随着全球化的形成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撞击时有发生。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也因此得到发展。有效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都很重要。

言语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思想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时开展,信息技术的不时进步,如今国度与国度之间在文化交流上,变得更近了,“地球村”的说法也日益盛行了。英语作为世界上运用国度最多的言语,也是我国除了汉语以外的第二大言语品种,英语的学习也变得必然且必需了。在停止言语的学习时,理解言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关于言语的学习和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注重英语词汇,语法构造的学习外,还要注重英语交际情境的创设及英语文化认识的培育,使学生逐步养成跨文化交际的认识。本文就从中西思想方式的差别对言语的影响谈起,剖析探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识的相关举措。

一、中西方思想方式的差别对言语的影响

不断以来中国都考究委婉,这种逻辑思想方式使得中国人在言语表达方面不习气从一开端就准确确实定某个概念的所指,而是习气经过说话或者上下文语境来肯定其所指含义,比方说:“你吃饭了吗?”能够根据说话的时间来断定这个“饭”指的是早饭、中午饭还是晚饭。而英语的表达方式却是非常明白的,早饭就会直接问:have you had breakfast?中饭会改用lunch,晚饭会改用supper,分的清分明楚。此外汉语言语常常是先因结果,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普通到详细的逻辑关系,而英语擅长运用较多的衔接词,且习气从小到大排序,比方汉语中对地点的描绘会依照国-省-市-区-路-街道排列,而英语恰恰相反。另外英语比拟注重形态,比方名词复数加s或者es,过去式加ed,未来时加will等,而汉语句子构成没有明白的方式规范,比拟注重的是句子的.功用。基于以上差别,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员应有认识的培育学生的英语思想才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才能得到全面进步,才干更好的养成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识的相关举措

1、理解不同情境中英语词汇运用方式

在运用英语单词及句式时,常因说话人的年龄、性别、社会位置等不同而有相应变化,比方,在与人打招呼时,“how are you?”普通是与相识的人一天中第一次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用于比拟正式的场所;nice to meet you.普通是用于初次见面,是一种比拟正式的问候用语;how do you do?普通用于初次相见经人引见后说的问候语,特别是对方年长时,表示礼貌。hello.普通用在熟人朋友年轻人之间的招呼用语,比拟轻松随意亲切自然。

2、注重对英美习气用语的引见及运用

经常与英美国外友人交流的会发现,他们经常运用习语和俚语,比方milk way,从字面上看,我们就会以为是“牛奶路”,而实践意义的确“银河”,big fish,字面意义会以为是“大鱼”,而实践意义的确“大人物”;rain cats and dogs字面意义会了解为下猫下狗,而实践意义的确下倾盆大雨等等诸如此类的习气用语还有很多,在停止记忆的时分不能单独记忆,而要根据这个词汇或短语呈现的上下文或者语境中去了解记忆,这样才干记忆深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员能够每堂课开端前都给学生引见两三个习语,能够先让学生本人讨论和猜想习语的意义,然后再通知学生真正的含义,这样有认识的培育学生主动理解并运用这些习语的习气,使之不得人心。

3、创设情境交际形式

英语言语学习的目的就是可以更好的运用英语,停止交际,因而注重交际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小学英语教员能够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会生活用语等根本用语。还能够在课堂创设与生活亲密相关的情境主题,让学生设身处地,全程交流都运用英语,不但能在很大水平上调动学生的兴味,还能使他们加深对英语言语学问及运用方式的了解和记忆。

4、注重阅读办法的培育,进步学生跨文化认识

小学英语教员能够有目的的选择一些课外英语读物,让学生更多的理解英美国度的生活风俗、家庭关系、社会背景等,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西方文化,从而可以更好的承受英语言语的学习和运用。比方,小学英语教员能够催促小学生阅读某篇英语文章,然后让他们写出本人的了解及心得领会,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心得领会予以指导,恰当的鼓舞和褒扬学生,协助他们树立自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以沟通讨论的方式将文章要表达的正确意义通知给学生,这样可以营造轻松高兴的学习气氛,有利于进步学生学习的效率,并逐步培育其跨文化交际认识。

三、结语

对英语言语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英语停止交流沟通,而若想要真正的控制这门外语,就请求英语教员有认识的培育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认识,注重对学生停止西方文化、西方思想方式及言语方式的教育,这样才干到达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使英语真正成为一个交流的工具。

篇17: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既有工具性,更有人文性和教育性;外语教育应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只有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现代外语教育发展的需要,符合信息时代和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外语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 者:周迎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刊 名:承德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 26(4)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文化体验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模式  

篇18:初中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山东 临沂 贾世娜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很重要,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然后是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法培养这种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与生活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一、对跨文化意识的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跨文化意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里面包括这个民族的民俗风情、生活常规,有他们民族思考问题的特定思维,有他们共同认可的世界观、人生观,而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的时候不会存在太大的障碍,交流过程中能明白对方所讲的话语包含的意思。但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我们不熟悉英语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自然也不能很好地了解英语单词和英语语句中背后的含义,那么也就不能很好地和外国人进行交流了。交流都是基于了解的基础上的。但是尽管差异大,很多地方也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例如中国说姓格林的一家人,英文就是“the greens”。

大多时候英文初学者经常会以中国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比如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提出“may i go to the toilet ?”而老师回答“goahead”,他却坐下了,同学问他怎么了,他说没听见老师说去你的头啊!造成这种场面的原因就是每个国家对于幽默的理解不同。中国人表述语句的时候和英文中的表述顺序有很大的差别,如对我来说做家务很有趣,英文中就变成了it is interesting to me to dohousework.是将形容词放在前面,而动作放在后面的.。英文中介词使用很频繁也很麻烦,对于中国的英文初学者来说可能难度大点。

就表示时间的介词来说,at 表示具体的时刻,in 表示一个时间段,on 总是和日子有关;表示地理位置的,in 是指在某个范围内,on 指与什么毗邻,to 是指在某环境之外。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培养

学生在学习中是比较重视词汇量的积累的,但是他们只是死记硬背,能够保证自己知道它们的中文解释,没想过去了解这些个单词在英语中更多的含义。文化于语言,有很重要的影响力,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一个单词的含义早已不是当初创造时那样单一了,时代赋予了它更加饱满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单词里面渗透的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就像中国一样,最近新出了很多的名词,如“打酱油”是路过者的意思,“拍砖”是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那些汉语学习者不去了解这些词汇背后时代赋予它的新意义,那么他也只能在正规的文章中看懂它们的意思,但是和当地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大的障碍。on account of a payment made onaccount of the service charges on the lessor’saccount,no further payments on this accountare necessary.这个句子里面有四个“account”,其中却包含了四个意思,第一个是和on 和of 连用表示由于,第二个account 是有什么相关的意思,第三个account 是银行账户,第四个account 是费用的意思。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很不相同,比如there be 句型中,中国人会说教室里有30 个人,将地点状语放在前面, 而英语是这样表述的:there arethirty students in our class. 地点状语放就在后面。否定句中,我们平时说书包里没有橘子,而英文表述为:there is not an orange in thebag.否定是放在前面的。

三、在阅读中寻找对跨文化意识的理解

平时,我们可以多看看英语母语国家的作者写的名著。首先作家是在当地这种环境里成长的,他们学到的英语是最地道的,他们也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很深的了解,那么在他们的作品中会很自然地流露出他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主人公的语言、人物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都会在书中体现出来,我们在研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并且会发现这些东西和老师上课讲到的东西很不一样,甚至有些内容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是不符合语法的,为什么它可以存在,因为名著中引起人们共鸣的部分就会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搭配。例如《robinson crusoe》中有提到“manfriday”,后来就变成奴仆的代表。还有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中讴歌春天时说:“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behind.”这里说的是大西洋来的西风,与我们的东风不一样。我们还可以将名著的原本与汉译本进行对比,那么更加可以看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对接是怎么样的。所以,多读国外名著,就可以多了解一些国外的文化习俗,对我们学习地道的英语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作为刚刚开始深入接触英语的初中生来说,必须从学习的一开始就培养起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和平时积累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交际中恰当地使用英语,这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的一部分。

(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

跨文化交际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影响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热门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