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游戏 > 作文大全

初一必考的作文(共12篇)-凯发k8游戏

| 鰂鱼涌957|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必考的作文,本文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初一必考英语作文

circumstances: that is, the opening reference exaggeration like to wear the emperor wrote a habit brings, and then about two swindlers psychographic,

easy to deceive the emperor, the emperor and then to “do” the lift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later, the emperor sent two

minister and officials view the newly installed, they have not seen what may be to prevent stupid people know their own incompetence,

have a taste to praise beautiful gorgeous fabrics, this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finally, the emperor was put on “lift” to take to the streets tour

line, make a fool of oneself in public, this is the climax of the story and outcome.

篇2:初一政治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一、七彩情绪

情绪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表达出来,我们也能够从这些表达方式,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1、面部表情(包括眼、眉、嘴等的变化来表达)

2、言语(如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

3、身体姿态和手势(如高兴时手舞足蹈、自卑时不敢抬头等)

4、生理变化(如生气时面红耳赤、害怕时浑身发抖等)

二、纾解压力

1、压力像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激发潜能,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动力。过度的压力则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2、压力过大会影响能力的正常表现,使人丧失往日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3、有压力并不一定是坏事,适度的压力有积极的作用。轻微的焦虑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压力大小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成倒u曲线(见教材p15图)

5、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保持适度的压力,不仅无损于效率,反而有助于效率的提高。

三、乐观向上

1、要学会恰当地处理消极情绪

2、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3、寻求有效调节消极情绪的方式

(1)转移注意力

(2)积极的心理暗示

(3)升华和转化情绪

政治学习方法

一:如何预习

具体的方法有三:(1)找难点、抓重点;(2)联系实际提问题;(3)做好预习笔记。

政治一节课学习一框内容,你就利用10分钟时间看一看,找出几个不懂的问题,就算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如何听课

1.政治老师讲了好多有趣的事,但考试有不考,我应该怎么办?

老师讲有趣的事,第一是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第二是为了说明政治上的原理。学习政治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从而促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不能因为与考试直接相关的内容就认真地听,而与考试相对较远的内容就不听,要重视课堂学习的体验过程。

2.老师上课的节奏很快,我不知他上到哪里了,应怎么办?

老师上课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果你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说明你对教材内容比较生疏,因此,务必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预习,明确了上课内容,即使老师上课节奏快,也是能跟上他的思维。

3.黑板上有板书,课件上又有内容,我课堂笔记得如何记?

有利于解决疑惑问题的信息必须要记,一堂课主要的知识点也要记,还有一些信息是教材中没有的,要尽量记。课堂笔记是预习笔记的完善与补充,要在预习笔记中留出一些空白处,就是为了记下上课中所得的重要信息。有时教师上课节奏快,信息量也大,那就要学习记下关键词、记下思路。等课后再去整理。

4.提高听课的效果要处理哪些关系?

要处理有趣与无趣的关系,一堂课不可能45

分钟都有趣,有趣的内容要听,无趣的内容也要努力地去听。要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一边听一边记下重要信息,不要只听不写,也不要只抄写板书,不听老师讲解。要处理好白板与黑板的关系,它们本是相辅相存的关系,而主导这些板书内容的根据主要是教材。因此,不要只看白板生动有趣的内容不记黑板中的板书内容。

政治学习方法技巧

1、背。即是背书,众所周知,学习政治一定要背书,但是,背书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背书要有内容、有目的地背,千万不要盲目地背,否则,不但学不好政治,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觉得学来学去都学不好,干脆不学算了。因此,一定要学会背书,那么,该如何背,首先,确定数量,每天背书的内容不能太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太急功近利,每天最多只能背3---4道题,不能太多,太多就很容混乱,并且记不牢固。所以每天将这些题牢牢地记在脑子里,这样每天一点点地背,一个学期下来,你脑子里就储存着大量的知识,到考试前再认真复习,这样,怎样的考试都不怕了,考试成绩一定也上去了。其次,要明确背书内容。许多学生都是不知读什么的,总之,拿起书就无目的地读,因此,一定要明确该背什么,每天老师上课要划起来的简答题就是背的内容,政治只有简答题是最需要背的,其它的实际上都是靠理解、分析的。

2、看,即是看书。其实很多学生都以为只要背完书,政治就学完了,实际上,背书只是学政治的基础,而且,只靠背书,考试只能是考合格的层次,要成绩再上一个台阶,取得优秀的成绩,还要学会看书。将课本的内容看深、看广、看懂,理解课本的内容,并养成边看书边思考的好习惯。看书也要懂得怎样看,看老师划起来的重点、难点,课本的大小标题,课本特别标注的内容。只有不断地看书,才能真正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理解,才会在各种考试中得心应手,应对各种试题。也只有学会看书的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3、用,即是用书。何谓用书,实际上就是运用课本的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学习的目的实际上就将知识应用。如果你很努力地背了书,看了书,但最终你却不懂得将头脑中的知识应用,实际上等于你什么都没有学。那么,应该样用书呢?首先,多做练习,做练习的过程,实质上就运用知识的过程,我一般情况下,教学生做练习必须经过三个程序,第一:先不要看书,将所有会做的题目做完;第二:将不会做的题目查阅课本,从课本找答案;第三:不会做的题目抄答案。三种程序采用三种不同的色笔做标记,复习时,第一种粗略看一下就行了,第二种认真地复习一至二次,第三种要多次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掌握课本的知识。其次,在平时生活中,多些利用课本的知识,讨论一些国内国际的时事,将知识面扩阔,将课本的知识深化,而且也可以提高学习政治的兴趣,使学习政治变得不再枯燥。

篇3: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1.字词

惊惶(huáng):惊慌,恐惧。

苛(kē)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jiǎo):①交纳,交付,缴公粮。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hān)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quán):弯曲。

呜咽(yè):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2.内容结构

老山界,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半内所发生的事情。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一开头就点出“30里高”,表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第二部分(第2-32段),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这是课文的主体,按时间顺序和地点的变化又可以分为四层。

第1层(第2一ll段),从当天下午写到天黑之际,从山沟写到山脚,记叙“我们”同瑶民的攀谈交往,表现红军纪律的严明和瑶民对红军的支持帮助。

第2层(第12—22段),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从山脚下写到半山腰,记叙陡山峭壁的高、险和红军在雷公岩前露宿,表现登山的艰苦和红军的乐观精神。

第3层(第23—30段),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从雷公岩写到老山界山顶,记叙山路的崎岖难走和红军的坚强意志,点明红军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4层(第31—32段),在山顶休息以后,从山顶写到山下,记述了红军下山的情景,表达了胜利到达营地的喜悦。

第三部分(第33段),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初一语文复习方法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我自己学生时代练习过,现在也在受益。

3、学好语文重点三: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时间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阅读在素材积累上就可以提现出很大作用。有了积累,可以多看看那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语文成绩提高也是需要做题的,平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记忆背诵,防止眼高手低。

把全册的所有的诗句都背会写会。保证在诗句默写部分一分不丢。建议每天都把全册的诗都默写一遍。如果时间太紧的话,也要默写一半的诗,另一半的诗都第二天默写。

首先我们要把这一学期全册的生字词做的会写会读。初中阶段全册的生字词一定很多,所以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表,把重点字词,次重点字词分清楚。如果时间太紧,至少要保证在期末考试之前把最重点的字词写会。

把全册的课下注释复习一下。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有好几个课下注释,这样一算课下注释也有很多,所以要分清楚哪些是必须背会的,哪些是只是理解了就可以的。

把全册书里需要背诵的段落一定要背会。这个要求和诗句背诵的要求是一样的,必须保证一个字不能写错。所以一定要背的很熟。

把这一册书的文言文常识、文言文翻译要熟悉。把本册涉及到的文言文的内容理解透彻。我本册涉及到的文言文的相关问题理解到位。

篇4:初一历史必考知识点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篇5:初一历史必考知识点

1、北宋的建立。

(1)时间:960年。(2)建立者:赵匡胤。(3)都城:汴京。

(4)发展:北宋政权建立后,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

2、契丹政权的.建立。

(1)民族:契丹族。

(2)时间:9。

(3)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4)建立者:耶律阿保机。(5)发展:契丹→辽。

3、檀渊之盟。

宋辽并立时期双方经常进行战争,10,辽军大举进军北宋,辽军前锋直指檀州,威胁到北宋都城的安全。

在寇准的请求下,宋真宗抵达檀州,宋军士气大振,重挫辽军。

次年,双方订立合约,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辽“岁币”。史称檀渊之盟。

篇6:初一历史必考知识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

5、军事:多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6、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丝绸之路:

1、陆地: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引进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从广东的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3、作用: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4、历史价值: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于当今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篇7:初一必考的英语作文

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现在我想给你们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吉娜•格林。吉娜是我的名字,格林是我的姓氏。我是一个12岁的女孩。我喜欢在网上聊天,我的qq号是7845362。你的呢?

introduction about myself

hello, everyone, now i want to give you an introduction about myself. my name is gina green. gina is my first name and green is my family name. i am a girl at the age of 12. i like chatting on the internet(上网),and my qq number is 7845362. what's yours?

我的英语老师

王老师是我的英语老师。她看起来很年轻。她大约三十岁,她戴眼镜。她很有趣。不过,她严格要求我们。她要我们努力学习,她的课很有意思。在她的课上,我们非常快乐,我们都喜欢她的课。她是一位好老师,我们都喜欢她。

my english teacher

miss wang is my english teacher. she looks very young. she's about thirty years old, and she wears glasses. she's funny . but she is strict with us. she wants us to study hard. her lessons are interesting. we are very happy in her class and we all like her lessons. she is a good teacher, and we all like her.

我的朋友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名字叫梅。她12岁。她的电话号码是87634966 。她的生日是3月5日。她擅长英语和汉语。她经常弹钢琴。她喜欢看书和听音乐。她的爱好是读书和听音乐。她是一个好女孩。我们经常互相帮助。我们是好朋友。

my friend

i have a good friend. her name is may. she is 12 years old. her telephone number is 87634966. her birthday is march 5th. she is good at english and chiese. she often plays the piano. she likes reading books and listening to the music. her hobbies are reading and listening to music. she is a nice girl. we often help each other. we are good friends.

我的一家

大家好!我是李梅。看!这是我的全家福。这是我的祖母。她58岁。这是我的父亲。他是一名教师。他36岁,我的母亲也是36岁。那个男孩是谁?哦,他是我哥哥。他13岁,我12岁。我的哥哥和我都是学生。

my family

hello,everyone! i'm li mei. look! this is my family photo. this is my grandmother. she is 58.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teacher. he is 36,and my mother is 36,too. who’s that boy? oh, he is my brother. he is 13 and i am 12. my brother and i are students.

汤姆的房间

瞧!这是汤姆的房间。他的照片挂在墙上。他的t恤在床上。他的棒球棒在梳妆台后面。钥匙在抽屉里。计算机在书桌上。汤姆的棒球在哪里?哦,在床底下。地板上是什么?它们是汤姆的鞋子、袜子和电脑游戏。你觉得汤姆的房间怎么样?

tom’s room

look! this is tom’s room. his photos are on the wall. his t-shirt is on the bed. his baseball bat is behind the dresser. the keys are in the drawer. the computer is on the desk. where is tom’s baseball? oh, it’s under the bed. what is on the floor? they are tom’s shoes, socks and computer games. what do you think of tom’s room?

篇8:初一下册地理必考知识点

初一下册地理必考知识点

1.经纬线特点

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

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长度不相等,形状是圆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地球形状大小

地球是个大球体,面积5.1亿平方千。

半径六千三百七十一,赤道周长约四万。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经纬度判定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

判断好后添字母,东e西w北n南s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北纬是北球,南纬是南球。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五带划分。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北逆南顺。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转中心,

地球地轴。公转中心,就是太阳。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时间一定要牢记。

两至日期二十二,两分日期减加一。

冬至阳光射南回,昼短夜长北极夜。

夏至太阳射北回,昼长夜短北极昼

春分秋分射赤道,全球昼夜一样长。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回归和极圈,度数要分清。

回归二三五,极圈六六五,别忘添字母

①温,指温度。

五带气候特点

热带阳光直射,气候终年炎热。

寒带极昼极夜,气候终年严寒。

温带两个没有,气候四季分明。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东西,经线指南北。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地图要素要牢记,方向图例比例尺。

洲界国界要分清,铁路公路看清楚。

方向判断三步走,一看标了方向没。

二定中心点坐标,三画十字坐标系。

比例尺大小难判断,比例大来范围小,

内容描述越详细。比例小来范围大,

内容描述越简单。

比例尺表述有三种,线段文字比例式。单位换算要弄清,厘米至千米五个零。线段别忘写单位。

地形图的判断

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你要分清。

等高线图,判定起伏。密集地方,表示坡陡,稀疏地方,表示坡缓。

分层设色地图,颜色越深,数值越大。

五种地形要记住,高原平原和盆地。

还有山地和丘陵。高原海拔高平坦,

平原海拔低平坦,盆地四周高中低。

山地起伏大而高,丘陵起伏小而低。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岛:格陵兰岛面积最大。

10.海陆变迁

地壳变动,海平面上升,

人类活动,海陆就变迁。

板块运动,大陆就漂移。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火山地震。

太平洋周,喜地中海。火山地震频。

六大板块,亚欧非洲,

美洲南极。印度太平洋。

1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一天有变化,最高2点低日出。

陆地气温有高低,七月高来1月低,

海洋依次推一个月。

气温的分布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世界的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变化大。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变化小。

气候类型分布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

11个气候遍全球,热温寒带各不同;

寒带气候在两极,高山气候见高原。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

热带季风中南印,高温多雨又多灾。

温带大陆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

温带海洋居西部,欧洲西部最常见;

温带季风大陆东,中国北部看清楚。

地中海气候好简单,地中海边最常见。

最是特殊亚热季,我国南部最常见。

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三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15.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增长,先慢后变快。

出生高来死亡低,现在已到65亿。

非洲人口增最快,欧洲人口负增长。

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亚洲东部和南部,

欧洲大部美洲东,中低纬度近海平原,

人口分布最稠密。

沙漠雨林高原和高山,生存困难人口少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过快害处大,环境经济社会受影响。

衣食住行都困难,还有工作又难找。

所以计划生育一定要,社会经济相适应,

环境资源相协调。

不同的人种

人种区分看体质特征。

皮肤头发面庞和体毛。

淡黄黑直扁平毛中等,

浅色波状高鼻体毛多,

黑色卷曲厚唇体毛少。

人种分布

白色人种分布广,欧洲西部非洲北,

印度北部美州大,殖民传统美名扬。

黄色人种亚洲东,爱斯基摩在北极,

美洲当地土著人,印第安人被欺压。

黑人原产非中南,奴隶贸易遍美洲。

16.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主要语言

世界民族二千,多有自己语言。

汉语使用最多,亚洲中国东南①;

英语使用面广,英澳北美印度;

俄语比较集中,拉美西语侵占②;

法语世称美丽,主要法国内焉;

阿拉伯语亚非,国际重要语言。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宗教三,佛基伊斯兰。

__十亿,欧美洋广泛①;

佛教源印度,回真伊斯兰,

六亿穆斯林,亚非最多见。

①欧美洋,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初一地理复习计划

一、 重视知识的系统整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老师主要起引导学生去整理已经学过的知识。不能只简单的要求学生背诵课本表面的知识,复习课是更高层次的新授课,不仅复习知识,还应串联知识,归纳知识,整合知识,加深内涵的理解。

二、注重学法指导,总结解题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做图分析题,有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好做题方法,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最终还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理解知识,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提高学生看图分析的能力、和做题方法。

三、精讲典型例题,培养创新思维

以往我们上复习课时经常使用练习卷,采用学生练——老师讲的方式进行,不自觉的陷入题海战。结果是学生喊累,老师着急,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知识。这次我们采取各章突破综合复习练习的方法;并且可用少数的几个典型的习题,例如气候类型的分析,组织学生分析该题主要考点、讨论解题方法,还可让学生自己围绕该题进行相互出题和解题,然后引导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初一地理学习方法

课上注意听讲。七年级地理大部分需要理解,理解了记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所以上课听讲是关键。有的人认为地理是文科,主要靠背,如果用心背,肯定会成绩好。其实不然,大部分靠理解,只有理解了,记忆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积极思考,重在理解。七年级地理需要理解的内容部分很多,大部分知识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即使背会知识点,在实际做题中也不会运用,所以必须多思考,注意理解。

注意总结归纳规律。初中地理学中有许多知识都是有规律的,比如气候类型的分布、人口的分布等,总结归纳了规律,学起来和记忆起来就会很容易。

相同、相似知识点对比记忆。地理事物有很多具有相似性,很多规律也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们找出相同、相似点,进行对比来记忆学习,会使得学起来十分容易。

注意地图的重要性。地理学有很多知识单靠文字去学习、记忆是不行的,必须看图,看图比看文字更重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这一点不要忘记。

持之以恒,每天看课本10——15分钟。地理知识纷繁复杂,很多知识点,所以必须及时复习。坚持每天看15分钟左右的课本,长期坚持就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篇9: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人教版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篇10: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1、 把握人物心理活动,体会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1)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2)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可供运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目的也是如此。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相比,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

(3)性格是指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英勇、刚强、懦弱、粗暴等。通过对心理描写的把握,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以及其变化过程。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及线索,复述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感情的思想感情。

3、文学常识――神话

神话是指关于神仙或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文化的解释与想象。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4、积累基础文言词汇,理解简单的文言短文

5、话题作文――探险

6、词语积累

篇11:初一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

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

4、《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5、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6、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19,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获诺贝尔化学奖。

7、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8、《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9、《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

10、《夏感》作者梁衡。

11、《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12、《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13、《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14、《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15、《天净沙 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著名戏曲作家。

16、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17、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18、《风筝》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19、《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20、《散步》作者莫怀戚。

21、《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2、《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23、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主要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篇12:初一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

初一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p41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 “四诊法”。 p43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p43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p46—p47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p47—p49

第三章 秦、西汉、东汉(41-67)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朝疆域图》 p60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5、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p59

46、公元前2,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政权 p63

47、公元前2,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p64

4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p67

49、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68—69

51、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p69

52、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p73

53、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p73

54、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p74

55、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p77

56、公元前1,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p78—79

57、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p79

5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x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p83

59、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p84—85

60、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x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p83

61、 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p87

62、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p88

63、 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p88

64、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p89

6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教主。p92—91

66、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p93

67、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p94

68、秦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p95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68-84)

70、 2,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p102

71、2,曹操对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p103—104

72、2,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p105

73、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加强了夷洲与大陆的联系 p106

74、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p108

75、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p109

76、3西晋灭亡,3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p109

77、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 p11o

78、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79、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p116

80、 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p118

81、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82、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p119

8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84、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p123

85、南朝的思想家范缜,他撰写了《神灭论》。p124

86、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p124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

一、课前认真预习首先,通读两遍课文,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字一定查字典,除了要注音,还要明白这些字在课文中的含义。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比较详细的提纲。提纲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师上课时的板书。但必须体现出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名称、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及把自己要提的问题也写出来,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

二、上课认真听课、思考、笔记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自己的理解那些地方与老师的讲解不一样,自己还有那些地方没有预习到,自己预习a时存在的问题老师是否讲了答案,如果讲到了要立刻记录下来。老师讲完后,自己要详细回忆一遍老师讲的所有内容,想一想,还发现了哪些新问题。如果有,还要在课后向老师提问,获得答案。

三、课后复习、巩固首先,再读一遍课文,再看一遍预习提纲,根据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修改提纲。

然后,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再看看书,记一记,然后写出来。作业不能拖,要及时完成。还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最后,不要忘了,过三天,要把学过的内容再快速读一遍,以便及时巩固。

第四步阅读课外书籍或做课外练习,扩充知识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或做课外资料上的一些练习题,这不仅可以扩充知识面,而且所学的知识更不会忘记。

同学们,请记住,成功=充分利用时间 正确的方法;成功永远属于勤奋者。

初一历史学习建议

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不分来看。

二、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层次一。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1)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层次二。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有同学就提出“如果当时有其他的办法能缓解当时美国的状况,林肯会怎么做?那么美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学生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

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例如,我国古代几个朝代文学史上线索: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线索: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则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初一必考作文

初一期末必考作文

初一下册英语作文必考

六年级必考作文及范文

小升初英语必考常用句型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必考英语作文带翻译

热门推荐

网站地图